基础研究
LDLR基因敲除高胆固醇血症大鼠的脑白质改变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18,26(1) : 36-41.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65.2018.01.007
摘要
目的

探讨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 LDLR)纯合子突变高胆固醇血症大鼠脑白质组织病理学改变与野生型大鼠的差异。

方法

选取30只LDLR-/-大鼠和28只野生型大鼠,分别在15、18和26周龄时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浆胆固醇水平,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脑胼胝体区域轴索结构,通过蛋白质印迹法对胼胝体区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 MBP)进行定量分析。在26周龄时通过快蓝染色法染髓鞘,免疫荧光染色法进一步检测脑白质区MBP表达水平并观察神经胶质细胞形态学改变。

结果

与野生型大鼠相比,LDLR-/-大鼠血浆胆固醇浓度明显升高,26周时可高达3.3倍。电镜结果显示,LDLR-/-大鼠自15周出现轴索损伤,且随时间进展逐渐加重。26周时,LDLR-/-大鼠蛋白质印迹分析显示胼胝体区MBP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快蓝染色显示胼胝体区神经纤维出现疏松、弥散性空泡形成及有髓神经纤维缺失。此外,还发现LDLR-/-大鼠少突胶质细胞数量明显减少,星形胶质细胞及小胶质细胞大量激活。

结论

LDLR-/-大鼠会出现自发性高胆固醇血症,在成年早期脑白质区即存在轴索损伤、髓鞘脱失、少突胶质细胞减少以及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异常激活。

引用本文: 赵娜娜, 郭洪权, 谢怡, 等.  LDLR基因敲除高胆固醇血症大鼠的脑白质改变 [J] .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18,26 (1): 36-41.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65.2018.01.007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脑白质病变(white matter lesion, WML)是一种因脑部小动脉硬化和玻璃样变性而导致的常见脑小血管病[1,2],在60岁及以上人群中患病率高达95%[3]。研究表明,高龄[4,5]、高血压[6,7]和脑慢性低灌注[8]是WML的危险因素,而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和肥胖与WML的关系尚不完全确定,尤其是高胆固醇血症。早期研究显示总胆固醇水平增高与WML密切相关[9]。高胆固醇血症,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增高的患者,脑白质结构完整性存在不同程度的破坏[10]。然而,近年来的研究提示高脂血症对脑白质结构可能具有保护作用[11],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增高可减轻脑白质损伤程度[12]。因此,高胆固醇血症与WML的关系仍然存在着争议。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