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脑白质病变动物模型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18,26(10) : 789-795.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65.2018.10.013
摘要

脑白质病变是脑小血管病的一种主要亚型,其病理生理学及机制尚不明确。由于临床研究中危险因素常常共存,因此很难判断某种危险因素与脑白质损伤的关系。此外,由于动物与人脑组织结构的差异,目前缺乏可重复的脑白质病变动物模型。因此,建立实用的动物模型以便从基础研究层面深入探究脑白质病变的发病机制和危险因素,对脑白质损伤治疗的临床前实验至关重要。文章对脑白质病变模型的特点、优化措施及其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引用本文: 赵娜娜, 吕秋石, 郭洪权, 等.  脑白质病变动物模型 [J] .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18, 26(10) : 789-795.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65.2018.10.013.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 CSVD)是一种由脑白质和深部灰质的穿支动脉、小动脉、毛细血管以及小静脉病变所致脑损伤引起的涉及临床、认知、神经影像和神经病理表现的综合征[1]。根据其影像学表现,CSVD主要分为脑白质病变(white matter lesions, WML)、腔隙性梗死、血管周围间隙扩大和脑微出血。作为CSVD的一种主要类型,WML在影像学上主要表现为侧脑室旁或深部白质T2高信号及T1低信号或等信号改变,病理学改变主要为轴索变性、髓鞘脱失、少突胶质细胞凋亡及减少[2,3]。WML的发病机制及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目前对脑白质小血管缺血机制较为认可,其他还有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 BBB)破坏、细胞凋亡等机制[1]。为了深入研究WML的发病机制、病理学改变、认知损害特点及治疗措施,建立有效的动物模型十分必要。现就WML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脑组织病理学改变、行为学改变及其应用前景做一综述。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