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老年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治疗:手术夹闭与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比较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19,27(9) : 679-684.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65.2019.09.008
摘要
目的

比较手术夹闭与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治疗老年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效果。

方法

回顾性纳入2009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上海市浦东医院接受治疗的老年(年龄>65岁)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根据治疗策略分为开颅夹闭组和血管内介入治疗组。出院时应用格拉斯哥转归量表进行短期转归评估,4~5分定义为转归良好,1~3分定义为转归不良。长期随访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估临床转归,0~2分定义为转归良好,3~6分定义为转归不良。对两组临床和影像学信息、围手术期并发症、短期和长期临床转归以及长期影像学转归进行比较。应用多变量logistics回归分析评估临床转归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果

共纳入68例老年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其中47例(69.1%)接受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治疗,21例(30.9%)接受显微外科夹闭。两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短期和长期转归不良率以及影像学复发率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优势比(odds ratio, OR)36.319,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3.530~373.640;P=0.003]、改良Fisher分级(OR 20.406,95% CI 2.022~205.964;P=0.011)和世界神经外科联盟分级(OR 4.686,95% CI 1.012~21.692;P=0.048)是老年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短期转归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血管内介入治疗和显微外科夹闭均是老年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引用本文: 刘超博, 任力, 徐豪, 等.  老年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治疗:手术夹闭与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比较 [J] .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19, 27(9) : 679-684.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65.2019.09.008.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颅内动脉瘤破裂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aemorrhage, SAH)的主要病因,其病死和致残率超过20%,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1,2,3]。既往文献报道,>70岁人群的动脉瘤性SAH发病率约为15/10万,远高于其他年龄人群[4]。因此,神经外科医生在治疗老年颅内动脉瘤患者时需要认真衡量围手术期并发症与长期疗效之间的矛盾。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