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经皮支架辅助内镜下坏死组织清除术治疗胰腺坏死组织感染
中华胰腺病杂志, 2019,19(6) : 411-415. DOI: 10.3760/cma.j.issn.1674-1935.2019.06.004
摘要
目的

探讨经皮支架辅助内镜下坏死组织清除术(SAPEN)治疗胰腺坏死组织感染(IPN)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方法

序贯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18年9月间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行SAPEN治疗IPN的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分析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及临床指标。以病死率和主要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作为主要观察指标。

结果

最终纳入40例IPN患者,其中男性27例,女性13例。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经皮置入覆膜支架操作,SAPEN操作次数中位数为1(1,3)次,未发生操作相关并发症。32例通过SAPEN成功治愈,治疗有效率为80.0%。5例(12.5%)在SAPEN操作后仍需剖腹手术治疗。12例出现新发重要器官功能障碍,其中6例死亡。

结论

SAPEN是治疗IPN的有效可行的微创治疗手段,但其技术优势仍需后续更大范围的研究证明。

引用本文: 汪鹏, 李刚, 柯路, 等.  经皮支架辅助内镜下坏死组织清除术治疗胰腺坏死组织感染 [J] . 中华胰腺病杂志, 2019, 19(6) : 411-415. DOI: 10.3760/cma.j.issn.1674-1935.2019.06.004.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目前,以微创引流技术为核心的阶梯(step-up)模式已成为胰腺坏死组织感染(infected pancreatic necrosis,IPN)的标准处理策略[1,2,3],其具体处理流程为:对于感染或怀疑感染的胰腺炎局部坏死集聚或坏死包裹,首先通过经皮穿刺或内镜下置管引流,如病情不能缓解,则采用多种微创技术进行坏死组织清创;对于不能通过置管引流或清创术控制病情的病例,给予剖腹手术治疗[4]。该模式中应用较多的微创引流技术是视频辅助腹膜后清创术(videoscopic-assisted retroperitoneal debridement,VARD)和腹膜后小切口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minimal access retroperitoneal pancreatic necrosec-tomy,MARPN)[5,6]。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证实,经自然腔道(胃或十二指肠)内镜下坏死组织清除技术较腹膜后入路的微创技术更有优势,如不需要全麻、操作相关并发症少等[7,8]。但当临床医师面对远离自然腔道的感染病灶或不能开展经自然腔道引流技术时,腹膜后入路的微创技术仍是治疗的必要选择。通过优化经皮腹膜后微创引流技术降低操作相关并发症是IPN研究的重要方向。使用经皮支架治疗胰腺包裹性坏死感染是微创引流技术改进的措施之一。目前已被多次报道[9,10,11],通过支架建立牢固的可重复利用的操作窦道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但研究证据等级较低,能否使用这一技术改善IPN的微创引流效果值得深入探讨。为此,本研究设计采用经皮支架辅助内镜下坏死组织清除术(stent-assisted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necrosectomy,SAPEN)治疗IPN的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探讨该技术在IPN微创引流中的应用价值。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