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荟萃
品管圈活动在慢性衰退期精神病患者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6,22(7) : 923-926. DOI: 10.3760/cma.j.issn.1674-2907.2016.07.009
摘要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慢性衰退期精神病患者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以2014年6—8月于温州市康宁医院住院的50例慢性衰退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对照组,以2014年9—11月的50例患者作为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接受品管圈活动的护理方式,对患者的劳动和自理状况,阴性症状改善情况以及满意度进行评估。

结果

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积极因素评分,消极因素评分以及病情总评分与组内干预前比均有提升,且干预组优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的阴性症状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品管圈活动应用于慢性衰退期精神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劳动能力和自理能力,改善患者的阴性症状,还可以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引用本文: 吴丽媛, 刘文广, 王莲群, 等.  品管圈活动在慢性衰退期精神病患者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J] .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6, 22(7) : 923-926. DOI: 10.3760/cma.j.issn.1674-2907.2016.07.009.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慢性精神病衰退期患者占精神病患者的60%,慢性精神分裂症病程长,病情迁延,并且多表现为行为缺失、缺乏动力、缺乏感情、社交退缩等阴性症状[1]。由于长期住院与传统的封闭式管理,使患者与外界隔绝,很容易丧失基本的生活技能,造成社会功能低下。尽管各类抗精神病药能有效地控制其精神症状,但对其受损的社会功能及精神残疾却无能为力,严重地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2]。"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 QCC) [3]是指工作性质相同、相近或互补性质的基层工作人员本着自动自发的精神组圈,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运用科学统计及品管手法,启发个人潜能,通过团队力量,结合群体智慧,持续改进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改善品质,提升效益,并使每位成员享有参与感、满足感、成就感。本研究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慢性衰退期精神病患者的护理管理中,旨在探讨其在慢性衰退期精神病患者的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