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荟萃
CCU患者漂浮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6,22(9) : 1298-1301. DOI: 10.3760/cma.j.issn.1674-2907.2016.09.032
摘要
目的

分析心脏重症患者漂浮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危险因素。

方法

连续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2月入住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重症监护室的768例行漂浮导管检查心脏重症患者,患者出现感染征兆时、疑是导管相关性感染或置管时间超过7天拔除导管时均进行导管血培养和尖端5 cm细菌培养。

结果

768例患者目标监测3 050个导管日,发生导管血流感染23例,CRBSI的千导管日感染发生率为7.5‰,感染率约为3.0%。培养结果前5位的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肺炎克氏菌。患者性别、年龄、是否有糖尿病以及置管期间合用抗生素与导管相关性感染无相关性(P>0.05),患者置管前全身皮肤是否充分清洁、导管留置时间长短与导管相关性感染具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置管前全身皮肤充分清洁是导管相关感染的独立保护性因素,长时间置管、置管期间合用抗生素治疗是导管相关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结论

心脏重症患者行漂浮导管监测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与导管留置时间的长短有关;置管前全身皮肤清洁可有效减低感染的发生率,置管期间使用抗生素不能降低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

引用本文: 谢强丽, 赵初环, 冯霞飞, 等.  CCU患者漂浮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J] .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6, 22(9) : 1298-1301. DOI: 10.3760/cma.j.issn.1674-2907.2016.09.032.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血流动力学监测在临床广泛运用,在危重患者的救治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漂浮导管(Swan-Ganz导管)监测是用以判断危重患者血流动力学是否稳定的有效信息来源,主要适用于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血管手术、肺栓塞、呼吸功能衰竭、严重创伤、灼伤、各种类型休克等危重患者。漂浮导管的监测结果为医生提供了可靠的临床数据用以指导治疗,同时不可避免会增加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机会。在重症监护室中,导管相关性感染是继肺炎和复杂性腹腔感染后第三种感染原因[1],需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现对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心脏重症患者漂浮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