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荟萃
PDCA循环在改善静脉输液质量中的应用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8,24(6) : 693-696. DOI: 10.3760/cma.j.issn.1674-2907.2018.06.018
摘要
目的

探讨PDCA循环法对改善静脉输液质量的效果。

方法

基于2016年美国静脉输液协会颁布的输液治疗实践标准,应用PDCA循环法对护士进行静脉输液标准化培训,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住院部2016年6月和11月输液的患者为对象,对培训前后静脉输液发生问题情况及重点监测病房静脉输液发生问题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

经过培训后,静脉输液发生问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点监测病房静脉输液发生问题情况也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运用PDCA循环法能够改善静脉输液质量。

引用本文: 王攀峰, 胡佳慧, 沈丽琼, 等.  PDCA循环在改善静脉输液质量中的应用 [J] .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8, 24(6) : 693-696. DOI: 10.3760/cma.j.issn.1674-2907.2018.06.018.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静脉治疗是最常见、最直接的护理操作,能够为患者带来诸多益处,同时也存在着技术风险和安全隐患。常见的外周静脉留置针如果固定不好,其在血管内的轻微移动都会对血管造成损伤[1]。有研究表明,住院患者外周静脉炎发生率可达25%~35%[2,3]。静脉炎的发生既增加了患者痛苦,延长了住院时间,加大了医疗开支,又增加了护士工作量[4]。规范的护理操作和维护能够有效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因而规范化培训和管理者督查十分重要[5,6]。国内静脉治疗已逐步走向专业化,大多数三级甲等医院都有静脉小组并设置了静脉炎的上报制度,但相关培训力度仍有待加强[4]。PDCA是由美国统计学家戴明博士提出来的反映质量管理活动规律的循环法,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7,8]。运用过程中需要按顺序进行,靠组织的力量来推动。每通过一次PDCA循环,都要进行总结,提出新目标,再进行第2次循环。本研究旨在应用PDCA循环,改进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外周静脉输液质量,减少静脉输液操作和维护中的质量问题,包括静脉工具的选择、穿刺部位的选择、导管维护、敷料固定与维护、刺激性药物或生物制剂等对血管的损伤、并发症等;并通过分析本院的外周静脉治疗水平以及现有的文献基础,从培训和管理的角度出发制定针对性的提供干预方案进行干预。在干预实施后再次评估本院外周静脉治疗的水平,评价干预方案在提高外周静脉治疗质量中的效果,为持续改进输液治疗质量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