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策划:"互联网+"在护理领域的应用
基于移动终端的信息化健康教育模式对骨折患者创伤后成长的影响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8,24(22) : 2625-2628. DOI: 10.3760/cma.j.issn.1674-2907.2018.22.006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信息化的健康教育模式对骨折患者创伤后成长的的影响。

方法

纳入解放军总医院骨科2016年6—11月收治的踝部骨折患者8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及反馈,试验组应用骨科患者管理平台对患者进行基于移动终端的信息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创伤后成长量表(PTGI)评分。

结果

试验组患者干预前PTGI评分为(61.00±5.19)分,干预3个月后(80.20±6.97)分;对照组干预前后PTGI评分分别为(58.80±5.96)、(61.77±7.60)分;两组干预前PTG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通过移动终端信息化模式对创伤患者围术期进行健康宣教,联合PTGI量表引导患者积极心理体验,可促进患者的伤后成长,缩短康复宣教时间,提高护士工作效率。

引用本文: 高远, 付小洁, 孔丹, 等.  基于移动终端的信息化健康教育模式对骨折患者创伤后成长的影响 [J] .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 (22): 2625-2628. DOI: 10.3760/cma.j.issn.1674-2907.2018.22.006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创伤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4大因素[1]。研究表明,超过60%以上的患者在创伤性损伤后3个月无法正常行走[2],同时认知、情绪、行为等多方面也会出现异常[3],若未及时处理,可给患者的功能康复及心理造成消极影响,其中尤以认知不当导致的心理残障为患者身心康复的最大阻碍[4]。创伤后成长(post-traumatic growth,PTG)指在与生活中具有创伤性质的事件或情境进行抗争后体验到的心理方面的正性变化,强调创伤后个体自我恢复和自我更新的能力。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Posttraumatic Growth Inventory,PTGI)主要用于发掘伤者拥有的潜能、力量[5],将创伤后成长理念运用于意外创伤者的身心修复过程,被证实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6,7,8]。目前有研究尝试对意外创伤患者实施团体心理干预,但针对创伤患者成长评价的干预研究报告尚较少[9,10]。创伤患者的成长是在伤后长时间内不断正向干预中逐渐获得的,目前临床主要依靠口头、纸质的健康宣教模式已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随着大众社交工具和传播路径广泛深入医疗服务领域,移动医疗应运而生,满足医护人员和消费者的健康信息服务的需求[11]。基于此,本研究与软件公司合作建立一款运用于创伤患者围术期健康宣教和康复管理应用软件,使患者在术前和术后能够专业、便捷、及时和全方位地获取相关知识,对提升创伤个体远期适应或幸福感具有深远实践意义,现报道如下。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