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教育
新建医院医务人员感染性职业暴露特点调查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8,24(30) : 3706-3708. DOI: 10.3760/cma.j.issn.1674-2907.2018.30.029
摘要
目的

了解新建医院的医务人员感染性职业暴露特点,找出职业暴露高风险点,针对性地制定职业安全防护措施。

方法

回顾性调查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0月发生职业暴露情况,包括人员性别、年龄、工龄、职业、暴露场所、暴露时间、暴露的部位、环节、暴露源感染情况等方面,采用SPSS 16.0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共59例感染性职业暴露,其中锐器伤52例(88.1%),血液体液暴露7例(11.9%)。发生职业暴露人员以护士居多(45名,76.3%),其次是医生(11名,18.6%);年龄中位数26岁;工作年限中位数2年。暴露地点以病房为主(26例,44.1%),其次是手术室(17例,28.8%)。锐器伤部位以手指为主(44例,84.6%)。锐器以针头为主(38例,73.1%),锐器被污染的比例占80.4%。暴露原因主要是自己(41例,77.5%)。暴露源病原体以乙肝为主(27例,45.8%)。院感办追踪随访暴露者,目前未发现感染现象。

结论

新建医院开业前应建立完善的职业暴露管理体系,对暴露高风险点进行控制,加强职业安全防护培训,规范操作,减少感染发生。

引用本文: 林金兰, 王娟, 王梅青, 等.  新建医院医务人员感染性职业暴露特点调查 [J] .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 (30): 3706-3708. DOI: 10.3760/cma.j.issn.1674-2907.2018.30.029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侵入性医疗操作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锐器伤或皮肤黏膜暴露于血液、体液的风险也越来越大。而医院的环境中存在多种病原体,一旦发生职业暴露,可能感染乙肝、丙肝甚至艾滋病等疾病,同时也加重心理负担,影响工作效率。目前各地均有新建医院开业,新建医院相比历史悠久的医院,人员来源广、工作繁忙、流程不完善,人员职业防护意识、职业暴露认识水平往往不统一,容易造成感染性的职业暴露。为了解新建医院的医务人员感染性职业暴露特点,找出职业暴露高风险点,针对性地制定职业安全防护措施,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对本院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开展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选取北京清华长庚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0月发生感染性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我院为新建三级综合性医院,于2014年底开业,床位数逐步开放至目前的901张床,全院工作人员2 000余人。医务人员大部分为应届毕业生,一部分来自全国不同医院。

2.研究方法:

回顾性调查我院发生职业暴露人员上报的职业暴露登记表,内容包括人员性别、年龄、工龄、职业、暴露场所、暴露时间、暴露的部位、环节、暴露源感染情况等方面。

3.统计学方法:

将采集来的数据录入Excel表,使用SPSS 16.0进行统计学分析,对职业暴露的时间、地点、人群、锐器种类等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计量资料采用平均值或中位数表示。

二、结果
1.感染性职业暴露的一般情况:

2015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医务人员共发生59例感染性职业暴露,其中锐器伤52例,占88.1%,血液体液暴露7例,占11.9%。

2.感染性职业暴露的时间分布:

上报的59例职业暴露中,2015年9例(15.5%),2016年16例(27.6%),2017年33例(56.9%)。职业暴露发生时间以周二、周五居多,约占50%,见表1

点击查看表格
表1

59例职业暴露发生时间分布情况

表1

59例职业暴露发生时间分布情况

时间例数构成比(%)
星期一610.18
星期二1627.12
星期三58.47
星期四915.25
星期五1322.03
星期六813.56
星期日23.39
合计59100.00
3.感染性职业暴露的人群分布:

发生职业暴露人员护士45名(76.3%),医生11名(18.6%),保洁3名(5.1%);男性6名(10.2%),女性53名(89.8%);年龄22~46岁,中位数26岁;工作年限最小2个月,最大22年,中位数2年。

4.感染性职业暴露的空间分布:

职业暴露常发生于病房,其次是手术室,再次是急诊、门诊操作室,见表2

点击查看表格
表2

59例职业暴露发生地点分布情况

表2

59例职业暴露发生地点分布情况

地点例数构成比(%)
病房2644.0
手术室1728.8
急诊813.6
门诊操作室711.9
产房11.7
合计59100.0
5.感染性职业暴露人群受伤情况:

锐器伤手指44例,占84.6%,手掌7例,占13.5%,其他部位(大腿)1例,占1.9%;血液、体液暴露均为眼睛。暴露时未戴手套27例,占45.8%,1层手套28例,占47.5%,2层手套4例,占6.8%。暴露受伤程度轻度23例,占44.2%,中度27例,占51.9%,重度2例,占3.8%。

6.感染性职业暴露类型及原因:

在锐器伤中,暴露的锐器类型以针头为主,38例次,占73.1%。而针头中以输液器针头最多。锐器被污染的41例占80.4%,未被污染的3例,占5.9%,情况不明的8例,占15.7%。在血液体液暴露中,以血液为主,4例次,其次是引流液2例次,唾液1例次。暴露原因以自己为主,41例次(77.5%);其次是其他医务人员9例次(16.98%),患者3例次(5.66%)。

7.感染性职业暴露暴露源感染情况:

暴露源有感染的34例(57.6%),没有感染的13例(22.0%),感染情况不明的12例(20.3%)。34例有感染的暴露源中,以乙肝患者居多,27例(79.4%),其次是丙肝5例(14.7%),再次是梅毒2例(5.9%)。

8.感染性职业暴露后追踪随访情况:

院感办专职人员对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进行定期追踪随访(1、3、6个月,1年),截止目前,未发现医务人员因为职业暴露而发生感染现象。

讨论

我院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主动报告的数量逐年增多,与我院是一家新建医院,管理部门不断完善上报、报销流程有关。也可能与工作量逐年上升,人员工作强度不断加大有关。医院设立专门的部门管理职业暴露,医务人员一旦发生职业暴露,应积极上报,一方面是能报销就诊费用,另一方面,为日后不幸被感染提供有力证据,维护自己的权益。对于新建医院,更应该在开业前就完善职业暴露处理流程,并加强培训宣传,使每位员工均知晓。

全院的职业暴露人员以护士居多,占76.3%(45/59)。这与国内外报道一致[1,2,3]。发生职业暴露人员较年轻,年龄中位数是26岁,工作年限中位数是2年。我院是新建医院,招聘的医护人员偏年轻化,尤其是护理队伍,工作经验的缺乏导致操作不够规范、工作中的防护意识不强,容易受伤害[4]。另外,护士的侵入性操作多,发生职业暴露概率在全院人员中最高。提示我们要加强对新进人员的培训及考核,包括职业防护知识技能、医疗护理常规操作规范,同时要不断宣导职业暴露防护措施,提高医护人员防护意识。

受伤部位主要是手,受伤程度以轻、中度为主,提示我们对感染患者进行操作需佩戴手套。大量研究表明,戴手套并不能防止针刺伤,但能降低暴露源病原体进入自身血液的量[5]。而本次调查发生职业暴露的人员,戴手套的仅占54.3%,戴2层的仅占6.8%。45.8%的人员未戴手套。提示医务人员在工作中,除了标准预防外,还需要关注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等血源性病原体传播疾病的患者,对这些患者进行侵入性操作时,务必事先做好防护措施。

职业暴露以锐器伤居多,锐器中以针头居多。伤害原因以自己为主。而国外研究显示,使用钝针能够明显降低外科医生因针刺伤感染传染病的风险[6]。这提示管理部门要提供安全的针具,杜绝医护人员针头回帽等危险操作。医护人员工作强度大,加上患者维权意识高、医患关系不容乐观,易导致工作中精神紧张、疲劳而扎伤自己。暴露源以乙肝居多,提示管理部门对医护人员进行乙肝疫苗接种的必要性[7]。目前国内没有免费为成人接种乙肝疫苗,对医院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但笔者认为这笔费用是值得的,一方面体现了对员工的关怀,另一方面,员工不幸感染上乙肝,医院承担的后续治疗费用肯定比预防费用高。

我院建立了完善的职业暴露管理体系,发生职业暴露现场紧急处置后,至普内科或急诊进行基线检测及诊治,必要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随后填写职业暴露报告表上报科室主管,传签至院感办,院感办核签费用、建档,并定期随访追踪暴露人员的感染指标直至暴露后1年。截止目前,我院未发现因职业暴露导致感染的医务人员。

结论。本文主要探讨新建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情况及暴露发生的高风险点,但未涉及职业暴露具体环节;医务人员暴露后处理方式、心理状况以及对暴露预防、处置的成本管理,也是职业暴露管理的重要方面,在今后的研究中将进一步探讨。

利益冲突

利益冲突 文章所有作者共同认可文章无相关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1]
郑克纯, 王芬, 周伦. 某院医务人员锐器伤目标性监测[J].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16, 15(11): 865-867.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6.11.015.
ZhengKC, WangF, ZhouL. Targeted monitoring of sharp injuries among health care workers in a hospital[J]. Chin J Infec Contl, 2016, 15(11): 865-867.
[2]
SamargandySA, BukhariLM, SamargandySA, et al. Epidemiology and clinical consequences of occupational exposure to blood and other body fluids in a university hospital in Saudi Arabia [J]. Saudi Med J, 2016, 37(7): 783-790. DOI: 10.15537/smj.2016.7.14261.
[3]
孔令茹, 孔令俊, 李冰. 手术室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分析及干预措施的效果评价[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7, 23(11): 1555-1558. DOI: 10.3760/cma.j.issn.1674-2907.2017.11.026.
KongLR, KongLJ, LiB. Effect assessment of occupational exposure and its interventions in Operating Room[J]. Chin J Mod Nurs, 2017, 23(11): 1555-1558.
[4]
袁素娥, 李映兰, 谭德明.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监测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5, 25(13): 3109-3111. DOI: 10.11816/cn.ni.2015-140208.
YuanSE, LiYL, TanDM. Monitoring of occupational exposure among health care workers[J]. Chinese Journal of Nosocomiology, 2015, 25(13): 3109-3111.
[5]
孙顺平, 杨双旺, 赵伯成. 双层手套对乙型肝炎病毒经手术感染的防护效果[J].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06, 5(1): 14-16.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06.01.005.
SunSP, YangSW, ZhaoBC. Effect of double layer gloves on protecting against HBV infection during surgical operation[J]. Chin J Infec Contl, 2006, 5(1): 14-16.
[6]
ParantainenA, VerbeekJH, LavoieMC, et al. Blunt versus sharp suture needles for preventing percutaneous exposure incidents in surgical staff [J].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1(11): CD009170. DOI: 10.1002/14651858.CD009170.pub2.
[7]
陈小燕, 徐春丽, 陈倩, . 156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调查分析及管理对策[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 21(7): 1390-1392.
ChenXY, XuCL, ChenQ, et al. 156 cases of occupational exposure of medical staff and management strategies[J]. Chinese Journal of Nosocomiology, 2011, 21(7): 1390-1392.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