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早产儿袋鼠式护理方法的最佳证据总结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9,25(22) : 2778-2782. DOI: 10.3760/cma.j.issn.1674-2907.2019.22.002
摘要
目的

评价并总结国内外早产儿袋鼠式护理方法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开展相关实践提供证据支持。

方法

系统检索UpToDate、Cochrane Library、加拿大安大略省注册护士协会、英国国家卫生与照护优化研究所、美国国立指南网等数据库关于袋鼠式护理的证据,包括循证指南、最佳实践方案、系统评价等。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8年12月15日。将4名研究者分为两组,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和资料提取。

结果

共纳入8篇文献,其中指南1篇,系统评价7篇。最佳证据包括适宜人群、支持系统、皮肤接触(时机选择、持续时间、操作者)、母乳喂养支持等。经过证据提取、证据汇总、结合临床情境的本土化调整,本研究共形成最佳证据8条。

结论

应加强袋鼠式护理的相关内容教育、支持和条件改进,借助循证知识推动袋鼠式护理规范开展,同时也需结合特殊人文属性及临床环境。

引用本文: 路简羽, 岳洁雅, 袁艳丽, 等.  早产儿袋鼠式护理方法的最佳证据总结 [J] .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25 (22): 2778-2782. DOI: 10.3760/cma.j.issn.1674-2907.2019.22.002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近年来,我国乃至全世界早产儿发生率均有着逐渐升高趋势[1,2,3]。传统的新生儿ICU多为封闭式管理,以降低感染的发生率。与婴儿的分离成为了新生儿父母最大的焦虑源[4,5]。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医护人员及早产儿家长对于早产儿的关注范围及认知也逐渐开始拓展、转变。一些特殊的父母参与照护模式可以减少早产儿的患病率与病死率[6,7],能够减少父母的压力、增进母婴感情[8],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着力于增加家庭与婴儿的联系,而护士则逐步转移到教育者与督促者的角色,成为重建父母与早产儿联系的纽带[9,10]。当早产儿父母在医院里作为主要的照顾提供者时,便使得家长赋能有了照顾能力,继而在家庭中也可以有足够的照顾胜任力[11],这为早产儿出院后的家庭照护工作增加了经验。在家长参与的护理模式中,袋鼠式护理(kangaroo mother care,KMC)是目前应用较为普遍、安全性高、方便简单且效果较好的方式之一。一项对美国669家医院的调查显示,KMC的应用率达82%(548家)[12]。KMC是20世纪8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主要针对早产儿的一种护理方式,其定义为住院或较早出院的低出生体重儿在出生早期即开始同母亲进行一段时间的皮肤接触,并将此种方式坚持到校正胎龄为40周时[13]。WHO在2003年发布KMC临床实践指南,总结KMC特点,包括母婴之间早期持续的皮肤接触;纯母乳喂养;KMC由住院时开始,可持续在家中进行;新生儿可早期出院,母亲在家中需要足够的支持和随访指导。20世纪90年代末这种护理方式也进入我国并开始出现了小规模的临床研究,但当前对于KMC的实施标准、操作流程等在国内尚未形成统一标准,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系统的证据检索、文献质量评价、证据提取和分级,规范我国早产儿KMC的实施,为其在国内的推广提供证据支持。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