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相关心理痛苦的研究进展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0,26(8) : 1115-1120. DOI: 10.3760/cma.j.cn115682-20190702-02335
摘要

糖尿病患者终身需要进行疾病的自我管理,因此会有糖尿病相关心理痛苦,而糖尿病相关心理痛苦对1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正确注射、血糖控制和疾病自我管理又有着负性影响。本文在描述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相关心理痛苦现状的基础上,综述了该类群体相关心理痛苦的影响因素、评估工具、干预措施,为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相关心理痛苦研究提供参考。

引用本文: 张红梅, 傅荣, 张宁. 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相关心理痛苦的研究进展 [J] .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0, 26(8) : 1115-1120. DOI: 10.3760/cma.j.cn115682-20190702-02335.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4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939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1型糖尿病是指机体内自身抗原被激活,胰岛β细胞破坏,最终导致血清中的胰岛素绝对缺乏而产生的糖尿病,因其终身需要胰岛素治疗,又称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终身需要疾病的自我管理,长期烦琐的自我管理成为健康相关压力源,使患者产生不良的心理应答,表现为与糖尿病自我管理相关的挫败、沮丧、担忧等,学者们将主要由糖尿病管理引发的心理问题总结为糖尿病痛苦或糖尿病相关心理痛苦。研究显示,糖尿病相关心理痛苦在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患病率约为33%~67%,对1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正确注射、血糖控制和疾病自我管理产生负性影响。美国糖尿病协会2014年颁布的糖尿病医疗保健标准提出要对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问题(如糖尿病相关心理痛苦等)进行常规筛查,可见糖尿病相关心理痛苦对疾病自我保健的影响已不容忽视。本研究旨在阐述国内外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相关心理痛苦的研究现状,为该类群体的血糖控制、疾病自我管理、生活质量的相关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