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ERK1/2及Bid对老年急诊PCI术无复流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探讨
中国实用医刊, 2016,43(24) : 11-14. DOI: 10.3760/cma.j.issn.1674-4756.2016.24.004
摘要
目的

检测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及Bid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无复流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老年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无复流发生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方法

选择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行急诊PCI的老年患者作为病例组,根据TIMI分级筛选出无复流患者12例为无复流组,同时选择同期有效灌注者19例为再灌注组,15例老年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利用RT-PCR方法测定各组单个核细胞ERK信号通路及Bid mRNA的表达活性。同时测定各研究对象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等生化指标。

结果

病例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ERK1/2信号通路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Bid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复流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ERK1/2信号通路的表达较再灌注组明显降低,Bid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RK1/2与Bid呈负相关(r=-0.69, P<0.05)。

结论

ERK1/2在老年急诊PCI术后无复流患者中表达活性下降,Bid表达增加;ERK1/2活性降低及促凋亡蛋白Bid活性增强可能参与了老年患者急诊PCI术后无复流的发生。

引用本文: 姚宗芹, 付存玉, 石运香, 等.  ERK1/2及Bid对老年急诊PCI术无复流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探讨 [J] . 中国实用医刊, 2016, 43(24) : 11-14. DOI: 10.3760/cma.j.issn.1674-4756.2016.24.004.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尽快开通闭塞血管恢复冠状动脉血流,早期迅速而有效的再灌注,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最重要手段。在开通梗死相关动脉(IRA)的同时,缺血心肌在超微结构、功能、代谢及电生理方面发生一系列变化,并最终可能导致无复流现象的发生。无复流现象影响因素众多,且受复杂信号通路调控,涉及多条细胞内信号通路,存在多层次、多环节相互作用[1] ,且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术的患者中发生率更高,随着"凋亡可引起致死性再灌注障碍"和"再灌注过程中存在着促存活抗凋亡激酶"的理念的产生,提出了再灌注损伤补救激酶通路(RISK)的概念。RISK是一些可促细胞存活的激酶总称,包括细胞外调节蛋白调节激酶(ERK1/2)途径,在再灌注期间激活RISK,可提供强大的心肌保护作用。相关动物实验研究已证实坏死心肌中存在ERK1/2通路活性的改变及凋亡蛋白的过度激活,其是无复流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本研究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以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ERK1/2活性及凋亡的变化,以期从分子水平探寻预测和判断老年急诊PCI术无复流的分子指标。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