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1,25–二羟维生素D3对高糖环境下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维生素D受体及血管紧张素Ⅱ表达的影响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13,05(8) : 495-499. DOI: 10.3760/cma.j.issn.1674-5809.2013.08.010
摘要
目的

观察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对高糖状态下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维生素D受体(VDR)以及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表达的影响。

方法

体外培养HK–2细胞,实验分为对照组(糖浓度5.5 mmol/L)、甘露醇组(19.5 mmol/L)、高糖组(糖浓度25.0 mmol/L)、高糖+1,25–(OH)2D3组(浓度1.0×10–6、1.0×10–7、1.0×10–8 mol/L)和高糖+1,25–(OH)2D3+siRNA VDR干扰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VDR 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VDR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VDR基因转录活性,放射免疫法检测Ang Ⅱ含量。多个样本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q检验。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HK–2细胞中VDR mRNA、蛋白的表达及基因转录活性均明显降低(分别为1.34±0.22比2.47±0.31、0.51±0.06比1.14±0.13、0.51±0.21比1.42±0.28,均P<0.05)。1,25–(OH)2D3上调高糖条件下HK–2细胞中VDR mRNA、蛋白的表达及基因转录活性,且呈浓度依赖性(分别为1.96±0.31比1.34±0.22、0.93±0.08比0.51±0.06、1.12±0.23比0.51±0.21,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高糖使HK–2细胞分泌Ang Ⅱ增加[(88±10)比(17±2) ng/L,P<0.05]。1,25–(OH)2D3浓度依赖性下调高糖诱导的Ang Ⅱ高表达[(44±5)比(88±10)ng/L,P<0.05]。利用RNA干扰诱导VDR基因沉默后,1,25–(OH)2D3不能下调高糖诱导的Ang Ⅱ高表达[(87±12)比(88±10)ng/L,P>0.05]。

结论

1,25–(OH)2D3可能通过VDR介导的方式负性调节高糖环境下人肾小管上皮细胞Ang Ⅱ表达,从而对糖尿病肾脏疾病的进展起到延缓作用。

引用本文: 高苹, 刘颖, 林梅, 等.  1,25–二羟维生素D3对高糖环境下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维生素D受体及血管紧张素Ⅱ表达的影响 [J] .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13, 05(8) : 495-499. DOI: 10.3760/cma.j.issn.1674-5809.2013.08.010.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维生素D又称钙化醇,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摄取自食物,在肝脏中转化为25–二羟维生素D3[25-(OH)2D3],然后在肾脏进一步羟化成为1,25–(OH)2D3,即活性维生素D3,其在调节钙磷代谢、细胞增殖与分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物学作用。作为一种开环的类固醇激素,1,25–(OH)2D3主要通过细胞内特异性维生素D受体(VDR)介导发挥其生物学活性。VDR在肾脏细胞的表达及其作用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已有研究发现,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是产生内源性1,25–(OH)2D3的重要活性位点。活性维生素D3通过负向调控肾脏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对糖尿病肾脏疾病具有保护作用。本实验旨在观察高糖状态下人近端肾小管上皮(HK–2)细胞VDR和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的表达情况,以及1,25–(OH)2D3对其的调节作用,并利用RNA干扰诱导VDR基因沉默后,观察1,25–(OH)2D3对高糖诱导的HK–2细胞Ang Ⅱ分泌的影响,探讨VDR在介导RAS激活中所起的作用。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