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SD大鼠2型糖尿病心肌损伤模型病理生理学特征分析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17,09(3) : 184-189. DOI: 10.3760/cma.j.issn.1674-5809.2017.03.009
摘要
目的

探讨高脂高糖喂养后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的2型糖尿病(T2DM)心肌损伤模型病理生理学特征。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体重180~200 g,8~12周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or)(n=20)、2型糖尿病(T2DM)组(n=20)及胰岛素(Ins)组(n=20),正常或高脂高糖饲料喂养4周后注射STZ,继续喂养4周并监测血糖、胰岛素水平,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使用离体心脏灌注模型测定血流动力学参数,透射电镜下观察微观结构变化,测定线粒体呼吸功能与呼吸链关键酶活性及三磷酸腺苷(ATP)含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最终纳入实验大鼠50只,Nor组20只、T2DM组15只及Ins组15只。STZ注射后4周,T2DM与Ins组大鼠随机血糖超过16.7 mmol/L,2组HOMA-IR指数均较Nor组升高(分别为4.2±0.4、3.9±0.4、1.4±0.3,F=312.3,P<0.01)。Nor组左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3 599±215)、(3 123±239)、(3 084±200) mmHg/s,F=31.02,P<0.01]与左心室发育压[(100±8)、(89±6)、(90±7) mmHg,F=14.19,P<0.01,1 mmHg=0.133 kPa]均优于T2DM组及Ins组,Nor组心肌线粒体3态呼吸、呼吸控制比及呼吸链关键酶活性优于Ins组与T2DM组(F=11.12~505.50,均P<0.05),Nor组单位心肌组织ATP产生量多于其余两组(F=95.68,P<0.01)。

结论

本研究所采用的模型制备方法在获得高血糖、胰岛素抵抗的同时,具备心室功能下降、线粒体功能及能量代谢异常等T2DM病理性心肌特点,可以为糖尿病心肌保护基础研究提供平台。

引用本文: 伊利亚尔·买买提力, 邹田田, 俞瑾, 等.  SD大鼠2型糖尿病心肌损伤模型病理生理学特征分析 [J] .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17, 09(3) : 184-189. DOI: 10.3760/cma.j.issn.1674-5809.2017.03.009.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糖尿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高发疾病,其中90%是2型糖尿病(T2DM)。我国成人(18岁及以上)糖尿病估测患病率为11.6%,近1.1亿人[1]。糖尿病是冠心病等严重心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险因素,在我国T2DM患者中心血管并发症患病率为14.6%[2]。即使不合并冠心病,T2DM患者在发生心力衰竭后,死亡率也高于其他患者近1倍[3]。在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心肌结构与功能发生病变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这种变化被称为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M)[4]。DCM心肌能量代谢的改变被认为与心肌梗死发生率增高有关。在动物模型中,T2DM模型能否在模拟此类患者高血糖、胰岛素抵抗的同时,体现出糖尿病对于心脏功能、结构的影响,反映其病理生理学特征,直接关系到DCM基础研究的有效性与可靠性。目前常用的T2DM动物模型包括自发型与诱发型两种,但两种模型都不能完全模拟T2DM的状态,且其诱导DCM均需较长时间,成本高,成功率低,而高脂高糖饲养后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可以在短期内诱导建立T2DM模型,本文拟探讨这一模型对于DCM研究的意义,为相关研究提供基础。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