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ACTHR在介导血管紧张素II和氯化钾对醛固酮分泌调控中的实验研究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2016,10(4) : 313-316. DOI: 10.3760/cma.j.issn.1674-6090.2016.04.013
摘要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II(AT-II)和氯化钾刺激人肾上腺皮质癌H295R细胞后醛固酮合成酶(CYP11B2)mRNA及醛固酮激素的改变情况,并探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受体(ACTHR)在介导该反应中的作用。

方法

用慢病毒包装的ACTHR高表达载体感染H295R细胞作为实验组,空载体病毒转染组细胞为对照组。应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和荧光定量PCR法验证ACTHR表达情况,分别用100 nmol/L AT-II及16 mmol/L氯化钾刺激各组细胞,刺激24 h后测定CYP11B2 mRNA表达水平,对比2组细胞CYP11B2 mRNA增幅情况。用ELISA试剂盒测定醛固酮激素的含量,对比2组细胞醛固酮增幅情况。

结果

实验组细胞ACTHR在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分别增加2.4倍和18倍(P<0.05)。AT-II刺激24 h后实验组细胞CYP11B2 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细胞高1.7倍,2组细胞醛固酮激素水平分别为(121.98 ± 8.31)ng/L和(104.05 ± 6.88)ng/L,前者增幅为后者的2.06倍(P<0.05);氯化钾刺激各组细胞24 h后,实验组细胞CYP11B2 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细胞高19.2倍,2组细胞醛固酮激素水平分别为(137.67±10.35)ng/L和(104.05±6.88)ng/L,前者增幅为后者的3.13倍(P<0.05)。

结论

ACTHR高表达可增加醛固酮对AT-II和氯化钾刺激的敏感性,有望成为研究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重要突破口。

引用本文: 胡东亮, 刘同族, 倪栋, 等.  ACTHR在介导血管紧张素II和氯化钾对醛固酮分泌调控中的实验研究 [J] .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2016, 10(4) : 313-316. DOI: 10.3760/cma.j.issn.1674-6090.2016.04.013.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是临床常见疾病,特点是大量醛固酮激素自主分泌而出现多系统症状。目前PA的详细发病机制仍不清楚。醛固酮激素合成最终通过其限速酶醛固酮合成酶(CYP11B2)完成,血管紧张素II(angiotensin II,AT-II)和钾离子是醛固酮合成的主要调节因素[1],因而最有可能成为研究PA发病机制突破口。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受体(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 receptor,ACTHR)主要分布于肾上腺皮质。以往对ACTHR的认识主要集中在其对皮质醇的调控,而关于ACTHR在介导醛固酮调控机制中的报道甚少。为此,我们应用人肾上腺皮质癌H295R细胞,探讨ACTHR对醛固酮激素分泌调控的影响,进而揭示PA的可能发病机制。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