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一种新的依帕司他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2018,12(1) : 61-64,69. DOI: 10.3760/cma.j.issn.1674-6090.2018.01.015
摘要
目的

以已批准上市的依帕司他片(唐林)为对照,评价新的依帕司他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本研究为随机、双盲、多中心、平行对照实验,研究周期为12周。共纳入DPN患者235例,应用SAS 9. 1软件中的proc plan过程,采取分层分段的方法产生随机化方案,随机分为新依帕司他组117例和唐林组118例,对所有入选者行血尿常规、血压、肝肾功能、心电图、神经症状体征评分、神经传导速度等测定。

结果

干预治疗后12周,2组神经症状及神经体征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评分均较基线时明显下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而2组间治疗前后神经症状体征评分及神经传导速度无明显差异。2组不良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将2组治疗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和血、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生化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这些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新的依帕司他片与已上市的唐林比较,对DPN有相同的疗效,能明显改善DPN患者神经症状体征评分,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安全性和耐受性好。

引用本文: 刘志民, 冯凭, 沈稚舟, 等.  一种新的依帕司他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 [J] .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2018, 12(1) : 61-64,69. DOI: 10.3760/cma.j.issn.1674-6090.2018.01.015.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临床表现为肢端麻木、疼痛、发凉、感觉障碍、伴或不伴有肌肉萎缩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主要的致残原因之一。然而其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明确,多元醇代谢旁路的过度激活被国内外学者公认为是DPN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1],而醛糖还原酶是多元醇通路的重要限速酶,故醛糖还原酶抑制剂可能是治疗DPN的靶点并得到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2,3]。依帕司他是一种有效的醛糖还原酶抑制剂,其代表药物为唐林,在临床中广泛用于治疗DPN,并获得较好的疗效[4]。由北京优你特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一种新的依帕司他片(紫竹万安)按西药二类已进入II期临床研究。本研究以已批准上市的依帕司他片(唐林,扬子江药业集团生产)为对照,观察新的依帕司他片治疗DPN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从而为患者提供多种治疗选择。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