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后巩膜加固术治疗近视牵引性黄斑病变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2017,19(05) : 301-306. DOI: 10.3760/cma.j.issn.1674-845X.2017.05.009
摘要
目的

探讨改良后巩膜加固术治疗近视牵引性黄斑病变(MTM)的安全性和疗效。

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观察分析30例(52眼)行改良后巩膜加固术的MTM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高度近视黄斑劈裂(MF)14例(26眼),黄斑脱离不合并黄斑裂孔(MD)11例(19眼),黄斑脱离合并黄斑裂孔(MHMD)5例(7眼)。所有患者均行改良后巩膜加固联合前房穿刺放液术。手术前后各组视力和眼轴长度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

结果

术前和术后3个月平均最佳矫正视力:MF组为0.82±0.15和0.58±0.24(t=7.552,P<0.001),MD组为1.06±0.17和0.71±0.27(t=7.120,P<0.001),MHMD组为1.78±0.22和0.91±0.21(t=17.571,P<0.001),术后视力较术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前和术后3个月平均眼轴长度为(29.59±1.57)mm和(27.60±1.35)mm,眼轴缩短(1.99±0.6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880,P<0.001)。MHMD患眼视网膜均复位,4眼(4/7)裂孔闭合。所有MD患眼及21只MF患眼视网膜复位,余5只MF患眼病情明显改善。术后并发症包括疼痛、结膜损伤、视物变形或变形加重等。

结论

改良后巩膜加固术治疗MTM安全有效,在临床上可考虑首选。

引用本文: 陈梦平, 马聪慧, 薛安全. 后巩膜加固术治疗近视牵引性黄斑病变 [J] .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2017,19 (05): 301-306. DOI: 10.3760/cma.j.issn.1674-845X.2017.05.009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既往不易被常规眼部检查如眼底镜、B超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FFA)等发现的高度近视眼后极部视网膜前表面和视网膜层间的异常结构逐渐被重新认识和重视,Panozzo等[1]首次以近视牵引性黄斑病变(Myopic traction maculopathy,MTM)一词来描述该异常结构。目前MTM的治疗主要是手术干预,玻璃体切除术行之有效,但由于MTM的牵引机制与特发性黄斑裂孔的发生机制不尽相同,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除术(Pars plana vitrectomy,PPV)只能暂时解除视网膜内层的牵引,视网膜外层向后的牵引因素(后巩膜葡萄肿)并未解除,因此,PPV是否为MTM的最佳干预手段目前存在争议。本研究采用改良后巩膜加固术治疗MTM,并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