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角膜后基质与后弹力层交界面的超微结构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2019,21(2) : 97-103. DOI: 10.3760/cma.j.issn.1674-845X.2019.02.004
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年龄段角膜后基质与后弹力层交界面的超微结构。

方法:

实验研究。选取不同年龄来源的新鲜供体角膜植片14枚,分为婴幼儿组(3枚)、成年组(5枚)、老年组(6枚)。将供体植片固定于钻台上,台盼蓝溶液染色,8.0 mm环钻轻压,用无齿显微镊将后弹力层和角膜内皮层撕离,暴露一层光滑的界面(CⅠ);显微镊继续撕除一半光滑的界面,暴露出相对粗糙的界面(CⅡ)。取2个界面组织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苏木精-伊红(HE)染色及胶原纤维免疫荧光染色。

结果: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3组供体角膜CⅠ界面均光滑,CⅡ界面均粗糙。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发现3组供体角膜CⅠ界面位于后弹力层之前,为一层光滑的后弹力层前膜,CⅡ界面可见粗大呈束状的后基质层胶原纤维。HE染色可见角膜后弹力层附着于基质,撕除完整后弹力层,暴露光滑的后弹力层前膜,3组供体角膜未见明显差别。3组供体角膜胶原纤维免疫荧光染色显示后弹力层前膜存在Ⅰ、Ⅲ、Ⅵ型胶原纤维,后弹力层含Ⅳ型胶原纤维。

结论:

不同年龄段角膜后弹力层与后基质层之间均存在一层薄且光滑的后弹力层前膜,主要由Ⅰ、Ⅲ、Ⅵ型胶原纤维组成。后弹力层前膜与后弹力层连接疏松,与后基质连接紧密。

引用本文: 林威, 朱奕睿, 陈蔚. 角膜后基质与后弹力层交界面的超微结构 [J] .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2019, 21(2) : 97-103. DOI: 10.3760/cma.j.issn.1674-845X.2019.02.004.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随着近十余年角膜移植技术的飞速发展,研究者重新对角膜后基质和后弹力层的结构、组成成分以及后弹力层与基质之间的交界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2,3]。近来有较多研究表明在前部深板层角膜移植术(Deep anterior lamellar keratoplasty,DALK)中到达的界面并非真正的后弹力层,仍在后基质,且认为后弹力层与后基质连接紧密,不易分离[4,5,6]。但另有观点认为后弹力层与后基质之间连接较疏松,易于分离[7]。Schlötzer-Schrehardt等[8]在后弹力层角膜内皮移植术(Descemet membrane endothelial keratoplasty,DMEK)中发现撕除界面存在多样性,大部分界面在后弹力层前无定形基质与后基质之间,小部分分离界面在后弹力层与后弹力层前无定型基质之间或者后弹力层前条带层与后非条带层之间。Dua等[1]报道了一层全新的无细胞的角膜后弹力层前膜,命名为Dua's膜。Dua's膜位于后弹力层前,由5~8层纤维板层构成,厚6.3~15.8 μm,主要由Ⅰ、Ⅵ型胶原纤维组成。这全新的概念引起了学术界广泛的讨论与质疑[9,10]。因此,后弹力层与后基质之间的连接结构及角膜移植中的分离界面结构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年龄段角膜后弹力层和后基质的分离界面及超微结构,观察不同年龄段的差别,探讨其在角膜移植中的意义。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