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儿童的视力分析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2019,21(11) : 831-837. DOI: 10.3760/cma.j.issn.1674-845X.2019.11.006
摘要
目的:

评估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PCG)患儿抗青光眼术后眼压控制后的视力状况并分析视力损害的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7年6月至2018年2月在中山眼科中心接受青光眼手术治疗后眼压控制(眼压≤21 mmHg,1 mmHg=0.133 kPa)的45例(72眼)PCG患儿的详细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受累眼别、发病年龄、术前眼压/角膜直径/眼轴、首次手术年龄、手术类型/次数、术前及末次随访使用降眼压药情况、视力、末次随访杯盘比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眼部伴随疾病等。按末次随访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将患眼分为3组:较好组(≥0.4)、中等组(0.3~0.1)和较差组(<0.1)。采用t检验、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视力损害(≤0.3)的危险因素。

结果:

45例患儿在末次随访时的BCVA(logMAR)为0.61±0.60,较好组、中等组及较差组分别占54%、35%和11%;等效球镜度为(-4.07±4.94)D,近视眼占50%。末次随访最常见的眼部伴随疾病是角膜混浊(36%)。发病年龄、术前用降眼压药数、首次手术年龄、手术次数及角膜混浊与视力预后相关(P<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多次手术(OR=6.252,95%CI:1.174~33.285,P=0.032)是抗青光眼术后视力预后差的主要危险因素。

结论:

经手术治疗眼压控制的PCG患眼约50%可获得较好的视力;多次手术是影响PCG患儿术后视力的主要危险因素。早期发现并尽早手术控制眼压,术后治疗伴随症状并及时矫正屈光不正,有可能降低PCG患儿严重视力损害的发生率。

引用本文: 方蕾, 胡音, 凌运兰, 等.  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儿童的视力分析 [J] .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2019,21 (11): 831-837. DOI: 10.3760/cma.j.issn.1674-845X.2019.11.006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Primary congenital glaucoma,PCG)是儿童主要的不可逆性致盲眼病原因之一。尽管文献报道早期手术治疗PCG,其手术成功率可达到70%~100%[1,2,3];但仍有17.6%~ 22.5%的患眼最终会表现为严重的视力损害[4,5]。PCG患者视力损害的原因常常是多因素的,主要包括青光眼视神经损害、弱视、角膜混浊和白内障[6,7]。国外有文献报道与PCG患者视力损害相关的潜在危险因素,包括单眼发病,接受多次手术及眼部伴随症状等[5]。然而,国内尚未见有关PCG术后视力分析的报道。因此,笔者对一组行青光眼手术后眼压控制的PCG患者进行视力研究,并分析视力损害的影响因素,为国内PCG患者术后视力康复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