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视觉障碍患者病因分析及不同类型助视器的应用评估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9,37(7) : 522-526. DOI: 10.3760/cma.j.issn.2095-0160.2019.07.006
摘要
目的

分析视觉障碍的主要病因,探讨视觉障碍患者在助视器辅助下的视力改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方法

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就诊的视觉障碍患者797例进行病因分析、视觉评估和助视器验配。6个月年后随机选取400例患者进行随访,就助视器的应用效果、日均使用时间以及弃用原因等问题进行评估和分析。

结果

797例视觉障碍患者前三位的致病原因分别为高度近视、先天性眼病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远用光学助视器的辅助下,患者的远视力水平能得到显著改善;66.30%的患者每日使用助视器的持续时间并不多,仅为偶尔使用;在使用效果评价中,助视器验配的总体有效率为86.92%,其中电子助视器有效率明显高于其他近用光学助视器,并且电子助视器的使用效果评价也是最好。在助视器弃用的研究中发现,视力差、使用不方便和不会使用是常见影响因素,其中视力差是主要原因。

结论

高度近视已成为导致视觉障碍的主要疾病;专业的助视器验配能够大大提升患者的残余视觉状态以及助视器应用的有效性。在应用过程中,大多数视觉障碍患者因眼部疾患的原因并不会长时间持久地使用助视器,但只要在特定情况下助视器能够满足患者的视觉需求,即可有效地发挥其作用。

引用本文: 杜蓓, 林娜娜, 胡志城, 等.  视觉障碍患者病因分析及不同类型助视器的应用评估 [J]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9, 37(7) : 522-526. DOI: 10.3760/cma.j.issn.2095-0160.2019.07.006.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随着人口增多与老龄化加速,视力损害已成为严重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以日常生活视力为基准对视力损害进行评估,2010年全球视力损害人数约为2.85亿,其中盲3 900万,低视力2.46亿[1]。根据中国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显示,视力残疾者约1 200万,其中低视力者约800万,盲者约400万。天津市2016年统计显示持证残疾者284 673例,视力残疾者24 422例,占总残疾人数的8.58%,其中法定盲者9 782例,占40.05%;法定低视力者14 640例,占59.95%。视力损害严重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使生存质量下降,造成沉重的家庭和社会负担[2,3,4,5]。与2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比较,视觉损伤会对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QoL)产生更大的影响[6,7]。有效的视觉康复对于视力损害患者非常重要,能够帮助患者利用残余视力,提升生活质量[8,9,10]。低视力康复的有效性是低视力工作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专业的视功能评估和视觉辅助器具验配是重要环节。本研究针对在低视力门诊接受低视力服务和助视器验配的视觉障碍患者的病因、视力水平以及助视器验配后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估,探讨视觉康复有效性的维持与改进方法。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