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研究
角膜穿通伤早期兔眼角膜上皮基底膜的修复和再生过程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0,38(2) : 93-99. DOI: 10.3760/cma.j.issn.2095-0160.2020.02.003
摘要
目的

观察角膜穿通伤早期兔眼角膜上皮基底膜(EBM)的修复和再生过程。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2只新西兰白兔分为建模后1、3、5、7、14、21和30 d组,每组6只,均取右眼建模作为实验眼。另取6只未经任何处理的新西兰白兔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2.0 mm环钻建立兔角膜环钻穿通伤模型。建模后各组于相应时间点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角膜,Image J软件测定角膜荧光素着色面积评估上皮愈合情况,Fantes分级量表评估角膜混浊程度,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角膜上皮和基质修复情况,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EBM再生情况。

结果

兔角膜穿通伤后各组角膜荧光素染色面积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 398.88,P<0.01),其中建模后1、3、5、7和14 d组角膜上皮荧光素着色面积分别为(4.00±0.10)、(3.11±0.10)、(2.00±0.06)、(0.90±0.04)和(0.67±0.03)mm2,角膜上皮荧光素着色面积逐渐缩小,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建模后21 d和30 d组均未见角膜上皮荧光素着色。建模后1、3、5、7、14、21和30 d组角膜混浊程度评分分别为3.44±0.53、0.67±0.25、1.33±0.50、2.11±0.60、2.44±0.53、3.22±0.44和3.78±0.44,建模后1~5 d角膜混浊评分下降,建模后5~30 d角膜混浊评分逐渐升高,各组角膜混浊评分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1.182,P<0.01)。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角膜伤口区开始由纤维斑块填充,建模后3 d组单层上皮覆盖,建模后5 d组大量成纤维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外基质填充,建模后21 d及30 d组前部基质中胶原纤维排列紧密。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结果显示,伤口区由肌成纤维细胞及不规则胶原纤维填充,建模后21 d角膜基质开始重塑,EBM于建模后21 d和30 d开始不完全再生。

结论

兔角膜穿通伤后角膜纤维化启动并逐渐加重,EBM不完全再生。

引用本文: 徐路星, 吴金玲, 王霜宁, 等.  角膜穿通伤早期兔眼角膜上皮基底膜的修复和再生过程 [J]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0, 38(2) : 93-99. DOI: 10.3760/cma.j.issn.2095-0160.2020.02.003.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角膜创伤反应可导致角膜基质纤维化而使角膜失去透明性,肌成纤维细胞的生成及持续存在是角膜基质纤维化的重要因素[1]。角膜上皮基底膜(epithelial basement membrane,EBM)再生对肌成纤维细胞生成及其生物学行为发挥调控作用[2]。角膜外伤、手术创伤或感染后角膜上皮基底膜结构和功能的重建对角膜组织的转归至关重要[3,4]。目前角膜穿通伤引起的角膜混浊仍是导致视觉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伤后早期角膜EBM的再生过程及其干预靶点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中采用角膜环钻损伤模型探讨角膜穿通伤早期修复过程中角膜的组织学、病理生理变化及EBM的再生,为角膜穿通伤的抗瘢痕治疗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