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蠕形螨感染和睑板腺功能障碍与复发性角膜糜烂的关系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0,38(3) : 181-185. DOI: 10.3760/cma.j.issn.2095-0160.2020.03.005
摘要
目的

观察蠕形螨感染及睑板腺功能障碍对复发性角膜上皮糜烂(RCES)发病的影响。

方法

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纳入武汉爱尔眼科汉阳医院2018年1—6月复发2次及以上的RCES患者30例30眼作为RCES组。收集同一时间段内性别、年龄相匹配且无其他眼表疾病屈光不正患者31例31眼作为对照组。2个组均行睫毛采样及蠕形螨计数、眼表综合分析仪进行睑板腺红外拍照及裂隙灯显微镜睑脂评分。比较2个组睑板腺评分、睑脂评分及蠕形螨检出率,并将各种数据与患者复发次数行相关分析。

结果

RCES组和对照组睑板腺缺失评分分别为4(3,4)和2(1,3),睑脂评分分别为15.5(11.0,16.8)和8.0(5.5,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55、-3.97,均P<0.01),RCES组蠕形螨检出数量为8(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13,P<0.00)。RCES组患者蠕形螨检出率为83.3%(25/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8.7%(1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0,P<0.01)。RCES组患者角膜上皮糜烂复发次数与睑板腺缺失评分、睑脂评分及蠕形螨检出数量均呈正相关(rs=0.70,P<0.01;rs=0.47,P=0.04;rs=0.73,P<0.01)。

结论

RCES患者的睑缘蠕形螨感染阳性率和睑板腺功能障碍程度均明显升高,睑缘蠕形螨感染和睑板腺功能障碍与疾病复发次数存在一定联系。

引用本文: 徐曼, 杨兰, 牛晓光. 蠕形螨感染和睑板腺功能障碍与复发性角膜糜烂的关系 [J]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0, 38(3) : 181-185. DOI: 10.3760/cma.j.issn.2095-0160.2020.03.005.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2  关键词  3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589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复发性角膜上皮糜烂(recurrent corneal erosion syndrome,RCES)是眼科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突发性眼痛,多见于角膜轻微外伤后,通常发生在夜晚或清晨刚睡醒时,伴有结膜充血、溢泪、畏光等角膜刺激症状。RCES的发病机制为角膜上皮基底膜超微结构的改变导致角膜上皮黏附力下降,在角膜上皮内或上皮下一些基底膜或结缔组织的异常产物会破坏角膜上皮的黏附力。现有的研究表明,睑板腺功能障碍(meibomian gland dysfunction,MGD)可能是RCES的一个重要病因,其与RCES存在明显相关性。MGD患者睫毛蠕形螨感染率及感染数量较高,蠕形螨感染在MGD的起病过程中起一定作用。但是蠕形螨感染是否参与了RCES的发病尚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中对RCES的患者进行睑缘蠕形螨感染和睑板腺功能检测,观察睑缘蠕形螨感染和MGD程度与RCES发病的相关性。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