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研究
高度近视黄斑裂孔内界膜的超微结构及生物力学性能研究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0,38(06) : 482-487.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190612-00257
摘要
目的

研究高度近视黄斑裂孔(HM-MH)患者内界膜的超微结构及生物力学性能的变化。

方法

收集2017年8—12月在中山眼科中心确诊并行手术治疗的HM-MH患者14例14眼内界膜,另选择特发性黄斑裂孔(IMH)患者16例16眼内界膜作为对照组。分别对内界膜标本进行Ⅳ型胶原蛋白和层黏连蛋白免疫荧光染色,并行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检测。

结果

HM-MH组与IMH组内界膜的超微结构均为均质的网状结构,Ⅳ型胶原蛋白均位于内界膜玻璃体面,层黏连蛋白位于内界膜的视网膜面。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结果显示,HM-MH组的平均内界膜厚度为(1.01±0.17)μm,较IMH组的(1.92±0.21)μm明显变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880.P<0.001);HM-MH组内界膜的僵硬度为(2.86±0.33)MPa,明显大于IMH组的(0.88±0.23)M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650,P<0.001)。HM-MH组内界膜的僵硬度与眼轴长度呈正相关(r=0.832,P<0.001),但IMH组内界膜僵硬度与眼轴长度无明显相关性(r=0.104,P=0.825)。

结论

与IMH患者相比,HM-MH患者内界膜变薄、僵硬程度增加,该发现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HM-MH的发病机制。

引用本文: 陈璐, 魏雁涛, 方冬, 等.  高度近视黄斑裂孔内界膜的超微结构及生物力学性能研究 [J]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20,38 (06): 482-487.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190612-00257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高度近视黄斑裂孔(high myopic macular hole,HM-MH)是由于黄斑中心凹处视网膜萎缩变性或囊样变所致的黄斑全层缺损,是高度近视患者视力严重受损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其在病理性近视合并后巩膜葡萄肿患者中的发病率为8.4%[1]。既往研究认为,视网膜表面玻璃体切线方向的牵拉、后巩膜葡萄肿导致后极部玻璃体的前后牵拉力、眼轴增长导致的视网膜顺应性差以及视网膜萎缩造成的脉络膜视网膜黏连疏松是HM-MH发生的重要因素[2,3,4]。玻璃体切割(pars plana vitrectomy,PPV)联合内界膜剥离手术是治疗HM-MH的主要方法。与特发性黄斑裂孔(idiopathic macular hole,IMH)相比较,HM-MH具有发病年龄小、裂孔闭合率低、易合并视网膜脱离、视力预后差等特点。目前研究多集中在PPV手术中对内界膜的不同处理办法,但对HM-MH内界膜的形态结构及生物力学特征少有报道。内界膜是特化的基底膜组织,主要成分为Ⅳ型胶原蛋白及层黏连蛋白,其超微结构、厚度及僵硬程度在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5]。本研究中拟观察HM-MH内界膜超微结构及生物力学性能的改变,为进一步揭示HM-MH的发病机制提供分子细胞学及生物力学依据,并为PPV手术中内界膜的处理方法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