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激光光凝法和光动力疗法诱导视网膜静脉阻塞动物模型新进展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0,38(7) : 621-624. DOI: 10.3760/cma.j.cn115985-2019-0409-00174
摘要

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是一种引起视力减退的常见视网膜血管病,仅次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RVO的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且病情易反复,治疗手段有限。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RVO模型的诱导方法有许多。激光光凝法和光动力疗法(PDT)已成为制备RVO模型的主要方法。迄今,激光光凝法或PDT已成功在鼠、兔、猪和猴等多种动物中诱导出RVO模型,且不同动物模型的眼底可近似表现人类RVO的典型临床表征和组织病理学特征。此外,激光光凝法或PDT诱导的RVO模型有各自的优势与局限,尚缺乏标准的实验参数。就建立理想的RVO模型的方法以及该模型对人类RVO的病因学、病理学及药物干预研究的意义进行综述。

引用本文: 裴超, 冯俊. 激光光凝法和光动力疗法诱导视网膜静脉阻塞动物模型新进展 [J]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0, 38(7) : 621-624. DOI: 10.3760/cma.j.cn115985-2019-0409-00174.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4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是一组异质性视网膜血管病,其共同损伤的是眼底血管循环的静脉回流系统,引起血流淤滞,从而导致血管阻塞。常见并发症有黄斑水肿、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玻璃体出血。依据阻塞位置RVO可分为两大类:(1)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BRVO);(2)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vein occlusion,CRVO)。一项来自美国、亚洲、欧洲及澳大利亚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全球约1 600万人罹患RVO;其中BRVO的发病率为4.42/1 000,CRVO的发病率为0.80/1 000。目前,RVO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清楚,雷珠单抗、康柏西普、曲安奈德及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等药物治疗方式存在药效短暂、药物不良反应及病情复发等问题。因此,寻求合适的RVO模型进行人类RVO病因学、病理学研究对新的治疗药物研究非常必要。本文回顾了近年激光光凝法和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诱导RVO模型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人类RVO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