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遗传学研究进展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0,38(08) : 715-720.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200509-00324
摘要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50岁以上人群致盲的重要原因之一。AMD可使中心视力进行性、不可逆性丧失,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研究人员已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筛选出一系列AMD相关基因(CFHARMS2HTRA1等)和相应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通过检测这些位点,我们可以预测高危人群的AMD发生风险、AMD疾病亚型和进展情况,以及患者对治疗的敏感性。基因治疗方面,目前针对发病机制的研究突破较少,基因治疗集中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和补体通路的抑制、RNA干扰技术等方面,通过腺相关病毒载体递送和表达相应功能蛋白,从而抑制AMD的进展,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仍有待进一步评估。就AMD相关基因的SNP、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引用本文: 许晶晶, 胡运韬.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遗传学研究进展 [J]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20,38 (08): 715-720.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200509-00324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是50岁以上人群致盲的重要要原因之一[1]。AMD表现为中心视力进行性、不可逆性丧失,主要累及黄斑、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 pigment epithelium,RPE)、脉络膜等部位。临床上早期AMD以视网膜下玻璃膜疣沉积为主要特征,而晚期AMD分为干性及湿性2种类型。干性AMD又称为萎缩型AMD,其主要病理改变为RPE层地图状萎缩和脱离,患眼视力缓慢、渐进性丧失;湿性AMD又称为新生血管型或渗出型AMD,其主要病理改变为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CNV)以及继发的液体积聚及出血。与干性AMD相比,其临床特征为数周至数月内迅速出现视物变形及中心视力丧失[2,3]。AMD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涉及RPE损伤、线粒体功能障碍、氧化应激、炎症、补体途径激活等[4,5,6]。目前普遍认为AMD的发生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AMD存在多种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吸烟、药物、体质量指数、遗传因素等。研究显示,遗传因素占整个AMD归因风险的40%~60%[7],遗传因素可影响AMD的发生和发展,以及对治疗选择的不同反应。本文就AMD的遗传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