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康柏西普辅助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Meta分析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0,38(9) : 773-780.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200715-00498
摘要
目的

系统评价术前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IVC)对玻璃体切割术(PPV)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计算机检索EMbase、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中已发表的术前IVC联合PPV治疗PDR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队列研究及病例对照研究,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独立对文献进行筛选及数据提取。采用改良Jadad量表对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对纳入的队列研究或病例对照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应用RevMan 5.3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11个随机对照试验研究、2个队列研究和10个病例对照研究,包含1 625例患者1 844眼。所有RCT文献质量评分均≥3,所有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的NOS评分均≥5。Meta分析结果显示,术前IVC组总疗效明显优于单纯PP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31,95% CI:1.21~1.42,P<0.001)。与单纯PPV组相比,术前IVC组可以缩短手术时间(MD=-21.11,95%CI:-26.39~-15.83,P<0.001),降低VEGF水平(MD=-15.33,95%CI:-19.40~-11.26,P<0.001),减少术中出血、医源性视网膜裂孔及术后玻璃体再出血和一过性眼压升高的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术前IVC辅助PPV治疗PDR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PPV,并发症减少,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引用本文: 司霞, 孙楚枫, 陈月, 等.  康柏西普辅助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Meta分析 [J]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0, 38(9) : 773-780.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200715-00498.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5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351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中晚期微血管病变的结果,同时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加重视网膜血管病变,如不及时防治,可导致患者视力减退,甚至失明。玻璃体切割术(pars plana vitrectomy,PPV)可以有效治疗晚期PDR,但随着新生血管增多及原有血管纤维化,剥离纤维新生血管膜时常引起视网膜撕裂或严重出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 factor,VEGF)是刺激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重要细胞因子。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体内VEGF呈高水平表达,促进新生血管形成,严重损伤患者视力。已有大量研究证实术前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如雷珠单抗和贝伐单抗辅助PPV治疗PDR安全有效。康柏西普是中国自主研发的重组融合蛋白,于2013年底在国内上市,可以同时抑制VEGF-A、VEGF-B和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l growth factor,PlGF),与单抗类抗VEGF药物相比,其具有亲和力强、靶点多、价格适中等优点。目前,康柏西普主要用于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其辅助PPV治疗PDR仍属于超适应证用药。本研究采用循证医学的研究方法,对康柏西普辅助PPV治疗PDR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Meta分析,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