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海南儋州地区白内障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形态特征观察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0,38(10) : 858-863.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200519-00353
摘要
目的

探讨海南儋州地区白内障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形态的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纳入2009年2—12月"亮睛工程"在海南儋州"亮睛点"儋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白内障患者573例573眼。采用TOPCON非接触式角膜内皮显微镜测量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中央角膜厚度(CCT)、六角形细胞比例、内皮细胞面积等参数,比较不同性别、眼别和年龄组受检者上述各检测参数的差异,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结果

海南儋州地区白内障患者平均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为(2 533.00±366.67)个/mm2,CCT为(501.15±31.67)μm。年龄、CCT、最大角膜内皮细胞面积、角膜内皮细胞面积标准差、角膜内皮细胞面积变异系数、角膜内皮六角形细胞比例、平均内皮细胞面积是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各年龄组间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60~79岁组和≥80岁组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值小于60岁以下组,但≥80岁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值大于60~79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性别、角膜内皮细胞面积标准差、角膜内皮细胞面积变异系数、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是CCT的主要影响因素,男性CCT为(516.27±35.84)μm,明显高于女性的(492.20±24.97)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205,P<0.01),不同性别间其他角膜内皮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眼别间角膜内皮各相关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海南儋州地区白内障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密度随年龄增长,角膜内皮细胞面积变异系数、平均角膜内皮细胞面积值增大,角膜内皮六角形细胞比例的减小而逐渐降低,60岁以上白内障患者角膜内皮细胞衰老速度存在差异。

引用本文: 黄静, 杜雅莉, 张铭志. 海南儋州地区白内障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形态特征观察 [J]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0, 38(10) : 858-863.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200519-00353.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白内障是全球主要的致盲眼病,先天异常或遗传、外伤、代谢异常、营养障碍等因素均会引起晶状体混浊。随着全球老龄化人口的增加,白内障发病率有升高趋势,手术仍是各种白内障的主要治疗手段。角膜内皮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对角膜透明性的维持至关重要[1],角膜内皮细胞受损可能会导致白内障术后角膜内皮失代偿[2,3],故白内障术前应常规进行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和数量测定以评估角膜内皮细胞储备情况,判断白内障手术的预后[4,5]。角膜内皮细胞由神经外胚层发育而来,随着人年龄的增加其数量逐渐减少。角膜内皮细胞不可再生,其修复主要依靠细胞的移行和扩展,因此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角膜内皮细胞的测定一直受到关注。然而,我们在白内障术前检查中发现,部分高龄白内障患者的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并未随年龄增长而减少。本研究探讨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形态特征的变化,并探讨其影响因素。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