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改良眼眶减压术对甲状腺相关眼病术后眼位的保护作用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0,38(11) : 951-956.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200227-00114
摘要
目的

探讨改良眼眶减压术对甲状腺相关眼病(TAO)患者术后眼位保护的作用。

方法

采用队列研究方法,将2008年7月至2018年7月在河南省立眼科医院接受眼眶减压术的TAO患者96例136眼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成2个组,其中改良眼眶减压术组患者70例100眼,传统眼眶减压术组患者26例36眼。改良眼眶减压术组术中在眼眶尖部作减压骨窗,传统眼眶减压术组术中采用传统的方法在眼眶中前部作减压骨窗。比较2个组手术1个月后最佳矫正视力、睑裂大小、眼球突出度、斜视、眼球位置、CT影像等情况。

结果

改良眼眶减压术组100眼中术后斜视改善者10例14眼,无变化者52例75眼,轻度加重者8例11眼,无明显加重者;传统眼眶减压术组36眼中术后无斜视改善者,轻度加重者4例6眼,明显加重者22例30眼。改良眼眶减压术组100眼中术后眼球移位均无明显改善,无变化者64例91眼,轻度加重者6例9眼,无明显加重者;传统眼眶减压术组36眼中术后眼球移位均未改善,轻度加重者10例15眼,明显加重者16例21眼。2个组间不同斜视和眼球移位变化的眼数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9.634、-10.278,均P<0.01)。改良眼眶减压术组和传统眼眶减压术组术眼术后眼球突出度值分别为(14.36±2.03)mm和(14.17±1.03)mm,明显低于术前的(20.47±1.92)mm和(20.28±2.03)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CT影像显示,改良眼眶减压术组术眼眶尖部减压骨窗清晰,传统眼眶减压术组术眼减压骨窗位于眼眶中前部。随访期内改良眼眶减压术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

改良眼眶减压术减少了传统眼眶减压手术加重患者眼位偏斜程度的并发症,对TAO术后的眼位具有保护作用。

引用本文: 郑嵩山, 柴昌. 改良眼眶减压术对甲状腺相关眼病术后眼位的保护作用 [J]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0, 38(11) : 951-956.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200227-00114.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4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甲状腺相关眼病(thyroid-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是一种常见的眼眶疾病,发病率在眼眶疾病中占首位。TAO可单眼或双眼发病,严重者影响患者的眼位和视功能。TAO患者视功能的损伤主要是与患眼眶压增高有关。眼眶减压术可降低患眼眼压,保留或挽救TAO患者视功能。研究已证实,传统的TAO眼眶减压术具有很好的视功能保护作用,但是术后易出现眼位偏斜,导致患者复视和眼部外观的改变。为了避免这一并发症,眼眶减压术方式不断进行了改进,如采用眼眶内外侧平衡减压的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术后眼位保护的效果仍然不理想。本研究对传统眶减压术进一步进行改进,在CT影像指导下改进术前减压骨窗位置和面积的设计,观察改良眼眶减压术后TAO患者眼位变化,探讨相对安全且有效改善术后眼位的手术方法。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