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角膜交联术后上皮修复及泪膜稳定性促进作用的随机对照研究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0,38(12) : 1052-1059.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200917-00651
摘要
目的

评估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滴眼液对圆锥角膜患者接受强化的跨上皮角膜交联术后早期上皮修复及泪膜稳定性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连续收集2016年10月至2017年1月于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住院治疗的原发性进展期圆锥角膜并拟进行强化的离子电渗法跨上皮角膜交联术的患者66例66眼,其中男37例,女29例,平均年龄(21.27±3.80)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3例33眼,分别使用羧甲基纤维素钠滴眼液和rh-EGF滴眼液点眼。在术前和术后第1、3、5、7、14、28天时对2个组患者分别行眼表疾病指数(OSDI)问卷评估、裂隙灯生物显微镜检查、角膜荧光素钠染色评分、非接触式眼压测量、裸眼视力(UCVA)和最佳矫正视力(BCVA)检查、球结膜充血程度评估、泪液分泌试验、非接触式泪膜破裂时间(NIBUT)测定、泪河高度测定并进行比较。

结果

术后第7天,2个组患眼OSDI值均较术前显著增加,试验组患眼OSDI值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个组角膜胶原交联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患眼角膜上皮染色评分值的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组别=16.701,P<0.01;F时间=454.418,P<0.01),其中术后第3天和第5天,试验组患眼角膜上皮染色评分分别为1.79±0.65和0.91±0.4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0±0.68和1.55±0.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术后第3天和第5天,试验组患眼球结膜充血程度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个组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患眼NIBUT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组别=13.084,P<0.01;F时间=34.383,P<0.01)。2个组术后第7、14和28天时NIBUT值均较术前有所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但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回升;术后第7天和第14天,试验组患眼的NIBUT值分别为(8.18±2.26)s和(9.49±1.95)s,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3±2.33)s和(7.52±2.27)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个组手术前后各时间点患眼的眼压、视力变化以及泪液分泌量、泪河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rh-EGF对圆锥角膜患者接受强化的跨上皮角膜交联术后上皮修复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眼角膜交联术后早期不适,促进泪膜稳定性的恢复。

引用本文: 林志荣, 吴护平, 罗顺荣, 等.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角膜交联术后上皮修复及泪膜稳定性促进作用的随机对照研究 [J]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0, 38(12) : 1052-1059.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200917-00651.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角膜胶原交联疗法是近年来逐渐开展的一种光化学疗法,可增加角膜生物力学强度,1999年首次报道用于圆锥角膜的治疗[1]。由于角膜的生物力学特性取决于胶原纤维及其空间结构,通过角膜交联可增加角膜生物力学强度和硬度,延缓甚至阻止角膜扩张的进展,在国外已经成为圆锥角膜的标准治疗手段之一[2,3]。Wollensak等[4]研究了紫外光核黄素交联对角膜基质细胞和内皮细胞的促凋亡作用,发现兔眼角膜胶原交联治疗后24 h,300 μm深度内角膜基质出现了细胞凋亡。使用传统去除上皮法进行核黄素紫外光交联术后,患者极易出现眼部干燥感、异物感、畏光、视力模糊或波动等干眼症状,其眼表改变可能与细胞损伤和凋亡有关。若使用离子电渗等方法进行跨上皮角膜交联,则可减少角膜上皮损伤及相关并发症。但标准参数下进行离子电渗法跨上皮角膜交联的交联深度较浅(约120 μm),对角膜生物力学的强化不足[5]。故有研究改良了离子电渗的参数,将离子电渗的时间由标准参数的5 min增加至10 min,有效增加了交联深度和有效性,但这种"强化的离子电渗介导的跨上皮角膜交联术"术后早期存在一定程度的角膜上皮缺损,导致术后早期的刺痛、流泪、异物感,患者依从性也受到一定影响[6]。因此,如何减轻术后症状并加快上皮修复成为重要的临床问题。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是一类可以使细胞分裂、增生、分泌及移行等的蛋白质,对结膜及角膜上皮具有非常强的促分裂及增生功能。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EGF,rh-EGF)衍生物滴眼液是一种由56个氨基酸构成的单链多肽经高度纯化之后研制而成的滴眼液。本研究对部分原发性圆锥角膜患者术后在抗炎药物的基础上联合使用rh-EGF滴眼液或单纯使用人工泪液进行术后观察和评估。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