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效果及复发因素分析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1,39(1) : 20-26.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201104-00743
摘要
目的

评价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MD)的复发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15年10月至2017年4月于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眼科门诊行抗VEGF治疗的临床检查确诊为wAMD患者38例40眼。所有患眼均采用3+按需治疗(PRN)的康柏西普或雷珠单抗注射液治疗方案,至少随访12个月。采用国际标准对数视力表检测患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同时行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视网膜形态学特征并测量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RT)。根据治疗后12个月随访期内是否出现复发分为复发组和非复发组,并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复发的相关因素;观察完成负荷期治疗后1个月以及随访期末时术眼形态学和视力应答效果。

结果

所有术眼在治疗后12个月的随访过程中均至少出现1次视网膜积液完全吸收,其中21眼wAMD复发,占52.5%;初次积液吸收时BCVA(LogMAR)值越低,wAMD复发风险越高[OR=16.70,95%CI=1.22~100.00,P<0.05]。复发组平均接受治疗(5.8±2.3)次,明显多于未复发组的(3.5±1.4)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4,P<0.05);复发组和未复发组间治疗前后BCVA变化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2,P>0.05);复发组终末随访时平均BCVA(LogMAR)为0.73±0.34,较复发时的0.81±0.37明显改善,终末随访时CRT为(187.2±81.7)μm,较复发时的(234.2±74.5)μm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4、2.62,均P<0.05)。所有术眼中形态学应答良好者35眼,占87.5%;形态学应答不良者5眼,占12.5%,继续治疗(3.2±2.2)次后积液吸收。形态学应答良好眼在负荷期治疗后1个月时平均BCVA(LogMAR)较初次积液吸收时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3,P<0.05)。术眼终末随访期CRT较治疗前明显变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62,P<0.01)。

结论

规范的抗VEGF药物治疗wAMD在短期内安全、有效,但仍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初次积液吸收时更好的BCVA是wAMD复发的危险因素。患者在治疗后需要长期随访以防复发。形态学应答良好患者视网膜初次积液吸收后仍需完成负荷期治疗以提高视力。

引用本文: 程子芳, 王雨生, 王海燕, 等.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效果及复发因素分析 [J]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1, 39(1) : 20-26.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201104-00743.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疗法已成为目前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et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wAMD)的一线治疗方法[1]。中国wAMD临床诊断治疗路径中指出,负荷期3次抗VEGF药物玻璃体腔注射治疗后按需给药[2]。大部分患者在负荷期治疗后黄斑区积液吸收[3]。然而,积液吸收后易复发,若不及时治疗容易造成视功能不可逆性损伤[4]。目前尚缺乏关于wAMD治疗后复发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的系统性研究。为充分了解不同特征wAMD患者接受抗VEGF负荷期治疗后的复发情况,本研究观察负荷期治疗后wAMD患者视网膜形态学和视力应答效果,并探讨可能影响wAMD复发的相关因素。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