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光相干断层扫描技术在眼表鳞状上皮瘤诊疗中的应用及展望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1,39(2) : 161-165.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190709-00302
摘要

眼前节光相干断层扫描技术(AS-OCT)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手段,具有检测肿瘤性上皮病变的巨大潜力。依据AS-OCT上的特征性表现,可在多种眼表疾病中检测出眼表鳞状上皮瘤(OSSN)的存在,其诊断效果堪比病理组织活检。随着技术的发展,AS-OCT成像模式已从时域OCT发展到具有更高外显率和分辨率的频域OCT,其呈现的高质量图像有助于精细辨别OSSN的良恶性,提高OSSN的检出率,完善眼表肿瘤的鉴别诊断,从而提高OSSN的诊断效率。此外,在监测OSSN复发及化疗评估等临床管理阶段,AS-OCT可辅助优化治疗方案,有效监测疾病的转归。本文就OSSN的形态学表现、OSSN各种辅助检查的优劣性、AS-OCT的发展、OSSN在AS-OCT上的特异表现、AS-OCT在非典型OSSN中的应用、AS-OCT在OSSN诊疗中的应用及局限性进行综述。

引用本文: 李育霖, 张弘. 光相干断层扫描技术在眼表鳞状上皮瘤诊疗中的应用及展望 [J]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1, 39(2) : 161-165.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190709-00302.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1  关键词  3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1995年,Lee和Hirst首次提出眼表鳞状上皮瘤(ocular surface squamous neoplasia,OSSN)这一概念,以概述眼表肿瘤性鳞状上皮异常这一系列疾病。OSSN传统的确诊方式依赖组织病理学检查,依据其上皮鳞状病变的程度可为分为良性病变、交界性病变及癌性病变,包括鳞状发育不良、原位鳞状细胞癌和浸润性鳞状细胞癌等。OSSN的典型表现为单侧睑裂区角膜缘处的血管化肿块。实际临床中OSSN的表现往往并不典型,裂隙灯显微镜检查较难与其他眼表疾病区分。随着对该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许多研究者发现OSSN还较常与翼状胬肉、眼表的慢性炎症等多种疾病共存。以翼状胬肉为例,近10年研究翼状胬肉与OSSN共生情况的文献表明,OSSN在翼状胬肉中的发生率为0.65%~9.80%。流行病学统计结果显示,OSSN和翼状胬肉的全球发病率分别为每年0.03~3.40例/十万人和每年1 000~33 000例/十万人。如取上述共生比率1%进行统计,OSSN的发病率可达每年10~330例/十万人,这一数据表明OSSN在各类眼表疾病中实际发病情况可能被严重低估,而单纯通过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极易漏诊。临床中有待寻找一种高效的检查手段以完善OSSN的诊断与治疗。眼前节光相干断层扫描(anterior segment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AS-OCT)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成像技术,拥有明确检测肿瘤性上皮病变的巨大潜力。研究表明,依据OSSN在OCT上呈现的特征性图像而做出的临床诊断,其准确率堪比病理组织活检,其应用价值在提高OSSN检出率、监测化疗进程、监测术后肿物复发等方面均有所体现。AS-OCT正在迅速成为OSSN诊疗中的必备法宝。本文就AS-OCT在OSSN诊疗中的应用、该技术的诊疗价值及其未来发展的潜在方向进行综述。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