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RNA-seq技术及其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1,39(5) : 450-453.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190806-00337
摘要

RNA-seq技术是一种使用深度测序技术的转录组学分析方法,利用高通量下一代测序技术来调查、表征和量化转录组,可以迅速全面检测某一物种特定组织特定细胞在某一状态下的几乎所有的转录本和基因序列,已广泛应用于基础研究、临床诊断以及药物研发等领域。多项研究证实其测量精度可与微阵列和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相媲美。RNA-seq技术可以准确检测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mRNA和非编码RNA。利用这一技术研究DR的基因调控及分子机制,有助于寻找DR早期诊断和预测预后的生物标志物,全面系统的研究并分析特定生物学过程中的分子作用机制并寻找新的治疗靶点,对DR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都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RNA-seq技术的优势、测序平台的选择、文库制备和数据分析3个方面对该技术进行全面系统的阐述,并对该技术在DR中取得的进展进行总结和分析。

引用本文: 聂泽彤, 胡博杰. RNA-seq技术及其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 [J]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1, 39(5) : 450-453.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190806-00337.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自发现转录组是基因组和蛋白质组间的关键中间体以来,转录本的鉴定和基因表达的量化一直是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核心内容[1]。20世纪90年代初,表达序列标签和基因表达序列分析是早期分析基因表达的方法,90年代末,微阵列由于其高通量的特性迅速成为研究基因表达的首选方法[2,3,4]。RNA-seq是一种使用深度测序技术的转录组学分析方法,可准确地捕捉数千个基因和RNA分子亚型,目前已成为转录组基因表达定量的金标准[5,6,7]。其利用高通量下一代测序技术来调查、表征和量化转录组,并且允许识别新的外显子、剪接位点和转录本[8,9,10]。RNA-seq现已广泛应用于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消化系统等研究领域,并逐渐取代DNA微阵列,成为转录组分析的首选方法[11]。在眼科研究领域中,RNA-seq日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测序工具,在多种眼科疾病的研究中都取得了一定进展,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发掘潜在致病基因、探索致病机制和临床方法提供新的思路[12,13,14,15,16]。本文从RNA-seq技术的优势、测序平台的选择、文库制备和数据分析以及该技术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中取得的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