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眼底正常眼超广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下周边视网膜荧光特征分析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1,39(7) : 609-613.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190426-00201
摘要
目的

分析超广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UWFA)下眼底正常眼周边视网膜的荧光特征。

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纳入2016年7月至2019年1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行常规UWFA检查的受试者95例190眼,其中男94眼,占49.47%,女96眼,占50.53%;轻微白内障72眼,占37.89%,中低度近视60眼,占31.58%,主观性视物困扰58眼,占30.53%。根据UWFA检查周围视网膜荧光特征是否涉及视网膜血管将其分为血管相关特征和非血管相关特征2类。根据年龄将受试者分为≤40岁组和>40岁组,比较2个组各种特征的差异。

结果

周边视网膜荧光非血管特征包括均匀高荧光158眼,高低荧光混杂边界82眼,椒盐状高荧光24眼,局部斑驳高荧光21眼,分别占83.16%、43.16%、12.63%和11.05%。周边视网膜荧光血管相关特征包括周边无血管区92眼,血管跨过锯齿缘66眼,微血管瘤60眼,晚期荧光素轻微渗漏56眼,微血管扩张30眼,分别占48.42%、34.74%、31.58%、29.47%和15.79%。>40岁组周边视网膜血管跨过锯齿缘眼数百分比为19.61%(20/102),明显低于≤40岁组的52.27%(46/88),微血管瘤及微血管扩张眼数百分比分别为43.10%(44/102)和19.61%(20/102),明显高于≤40岁组的18.23%(16/88)和11.36%(10/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2.235、10.451、9.259,均P<0.01)。

结论

UWFA揭示眼底正常眼周边部视网膜4个非血管荧光特征和5个血管荧光特征。年龄可能对周边视网膜血管跨过锯齿缘、微血管瘤及微血管扩张荧光特征产生影响。

引用本文: 王晓玲, 陈长征, 许阿敏, 等.  眼底正常眼超广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下周边视网膜荧光特征分析 [J]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1, 39(7) : 609-613.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190426-00201.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采用传统55°镜头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行眼位引导时不易观察到周边部视网膜,采用102°镜头也仅可发现周边部视网膜的部分荧光特征[1],因此周边部视网膜荧光特征较少被关注。超广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ultra-wide field 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UWFA)是近年来新出现的眼底影像学检查技术,其一次拍摄可获得眼底200°范围的影像,经眼位引导可获得更大范围图像[2,3]。目前,UWFA已应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中间葡萄膜炎以及特发性视网膜血管炎等视网膜疾病的诊断和指导治疗[4,5,6,7,8]。UWFA为临床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临床医生带来一些困扰。例如,周边部高荧光易被误诊为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变性,周边部视网膜血管轻微渗漏可能被误诊为中间葡萄膜炎,周边生理性无血管区可能被评估为RVO等血管性疾病周边无灌注[9]。因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为有创检查,关于正常眼的周边视网膜荧光特征研究甚少。本研究拟应用UWFA观察眼底正常眼周边部视网膜的荧光特征,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