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HO基因" />
临床研究
中国汉族ADRP一家系RHO基因变异基因型及临床表型分析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1,39(8) : 708-713.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201217-00848
摘要
目的

分析中国汉族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视网膜色素变性(ADRP)一家系的致病基因及临床表型。

方法

采用家系调查研究,收集2019年11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进行遗传咨询的中国汉族RP一家系,纳入该家系4代20名成员,包括9例患者和11名表型正常者,对部分家系成员进行视力、视野和眼底检查。收集该家系成员外周血样本,提取DNA,采用Ion Torrent PGM测序平台,对先证者进行包含43个与RP相关基因的外显子靶向测序,采用PCR和Sanger测序对变异位点进行验证。采用在线软件对变异位点进行蛋白功能预测。采用ClustalW2多重比对程序对变异位点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CMG)遗传变异分类标准与指南分析变异的致病性。

结果

该家系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先证者,男,26岁,自幼双眼夜盲,视力右眼0.25,左眼0.5。双眼视网膜有骨细胞样色素沉着,视网膜血管变细,视盘颜色变淡。全视野视网膜电图检查显示,暗适应a波和b波峰值降低,明适应a波和b波峰值重度降低。其余家系成员患者均于7~10岁开始出现夜盲,约50岁时周边视力完全丧失,眼科检查均呈典型RP改变。基因检测结果显示,该家系视紫红质(RHO)基因(NM_000539.3)5号外显子中存在1个杂合错义变异c.982delC(p.L328fs)。该变异可导致编码的RHO蛋白第328位氨基酸以后的21个氨基酸改变,使编码区由348个氨基酸增加到358个氨基酸,RHO蛋白结构发生改变;多个不同物种之间蛋白同源序列比对分析结果显示该位点高度保守。根据ACMG遗传变异分类标准与指南,该变异具有1个非常强的致病性证据PVS1,2个中等致病证据PM2,3个支持致病证据PP1、PP3、PP4,属于致病性变异。

结论

RHO基因c.982delC变异为该家系的致病基因变异位点,该变异位点在中国汉族家系中首次报道。

引用本文: 张玉薇, 娄桂予, 杨科, 等.  中国汉族ADRP一家系RHO基因变异基因型及临床表型分析 [J]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1, 39(8) : 708-713.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201217-00848.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RP)是一类常见的遗传性眼病,全球患病率为1/7 000~1/3 000,其在中国的患病率约为1/4 000[1,2]。RP患者多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发病,主要表现为夜盲、进行性视野缺损、视力下降和视网膜骨细胞样色素沉着,其病理过程为视杆细胞首先出现进行性变性,进而视锥细胞受累,最终导致视杆和视锥细胞及色素上皮功能丧失[3]。RP的诊断主要依据眼底、视网膜电图(electroretinogram,ERG)和视野检查,特殊情况可考虑光相干断层扫描检查。临床上尚无控制RP进展及治疗RP的有效方法,明确病因、植入前进行分子诊断、降低携带致病突变患儿的出生率是降低RP患病率的有效方法。RP具有高度遗传异质性,目前已鉴定的致病基因约有96个(https://sph.uth.edu/retnet/)。RP的遗传方式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和X染色体连锁遗传,少数患者可表现为双基因遗传及线粒体遗传[4]。由于RP表现出高度的遗传异质性和临床表型多样性,鉴定RP患者的致病基因对于正确的分类和诊断至关重要[5,6]。本研究拟对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视网膜色素变性(autosomal dominant retinitis pigmentosa,ADRP)一家系的致病基因和临床表型进行分析。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