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非病毒载体在遗传性视网膜变性基因治疗中的应用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1,39(8) : 737-742.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200627-00457
摘要

遗传性视网膜变性(IRD)发病机制复杂多样,常常导致不可逆盲,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针对IRD的基因治疗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而如何将基因药物递送至靶细胞并安全、高效地表达成为目前研究发展的关键点。病毒载体系统转染效率较高,但具有潜在的免疫反应和生物安全等问题,其临床应用的局限性使非病毒载体系统的开发应运而生。DNA纳米复合体是新型非病毒载体的研究热点之一,这种聚合物/DNA复合物纳米粒子由多肽、脂质、多糖等物质压缩和包裹DNA而成,在IRD的应用上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此外,非病毒载体在成本、制备难易度、包装容量及安全性上均显示出其优势,为视网膜色素变性、Stargardt病、先天性视网膜劈裂、Leber先天性黑矇等IRD的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本文对近年来非病毒载体系统在转染效率、靶向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进展及其在IRD基因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引用本文: 卫星, 睢瑞芳. 非病毒载体在遗传性视网膜变性基因治疗中的应用 [J]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1, 39(8) : 737-742.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200627-00457.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遗传性视网膜变性(inherited retinal degeneration,IRD)是一大类致盲眼病,发病机制复杂多样。IRD通常会导致严重的视功能损害,具有高度的遗传异质性,目前尚缺少明确有效的治疗方法。随着基因治疗药物和技术的不断发展,IRD的基因治疗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基因治疗药物,如野生型基因或DNA片段等通过基因增强策略应用于功能丧失性突变,小干扰RNA和微小RNA等通过基因沉默策略应用于功能获得性突变[1,2,3]。近年来,基因编辑技术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相关核酸酶系统技术的出现为精准修复致病基因提供了可能[4,5]。然而,一方面,基因药物多呈电负性,自身相对分子质量较大,并且易被核酸酶降解,导致基因药物体内稳定性差,难以递送至靶细胞;另一方面,眼部具有多重保护性屏障,基因药物难以通过传统的局部点眼或全身给药的方式突破屏障实现高效转染,因此要实现IRD的有效治疗需要借助适宜的载体递送。目前,IRD基因治疗的载体递送系统可分为病毒载体递送系统和非病毒载体递送系统。病毒载体因其转染效率较高,在动物模型和临床试验中广泛应用,但在眼科临床应用上仍具有免疫原性强、细胞毒性大等潜在风险[6]。此外,病毒载体包装容量较小、成本高、制备难等问题也亟待解决。非病毒载体在成本、制备难易度、包装容量及安全性上均显示出其优势,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IRD基因治疗研究中。本文就非病毒载体系统在转染效率、靶向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进展及其在IRD基因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