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研究
迷迭香酸对高糖诱导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形成及NLRP3炎症小体通路活化的抑制作用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1,39(11) : 940-948.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191203-00520
摘要
目的

研究迷迭香酸(RA)对高糖诱导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RMEC)血管形成及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

方法

根据不同处理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RMEC分为对照组、高糖组、高糖+低浓度RA组、高糖+中浓度RA组、高糖+高浓度RA组,分别采用常规培养基、含30 mmol/L D-葡萄糖培养基、含30 mmol/L D-葡萄糖+25 μmol/L RA培养基、含30 mmol/L D-葡萄糖+50 μmol/L RA培养基和含30 mmol/L D-葡萄糖+100 μmol/L RA培养基进行培养。采用四甲基偶氮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生情况;采用Transwell法检测细胞迁移能力;采用Matrigel法检测细胞管腔形成能力;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HRMEC中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关键分子NLRP3、凋亡相关颗粒样蛋白(ASC)、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1(Caspase-1)蛋白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试剂盒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18的表达。

结果

对照组、高糖组、高糖+低浓度RA组、高糖+中浓度RA组和高糖+高浓度RA组细胞增生率分别为(100.00±0.92)%、(163.56±1.46)%、(152.29±2.90)%、(147.72±2.22)%和(132.47±0.74)%,迁移细胞数分别为(37.67±9.02)、(117.33±7.23)、(78.67±4.04)、(65.33±4.16)和(52.67±6.81)个,细胞管腔形成数分别为(45.00±4.58)、(95.00±9.54)、(84.67±1.53)、(71.00±3.61)和(60.00±1.00)个,各组间细胞增生率、迁移细胞数及管腔形成数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37.07、64.63、45.58,均P<0.001);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高糖+低浓度RA组、高糖+中浓度RA组及高糖+高浓度RA组的细胞增生率明显升高,迁移细胞数及管腔形成数均明显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高糖组相比,各浓度RA组的细胞增生率明显降低,迁移细胞数和管腔形成数均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RA浓度的升高,细胞增生率明显降低,迁移细胞数和管腔形成数均明显减少,各浓度RA组间细胞增生率、迁移细胞数和管腔形成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间细胞中NLRP3、ASC、Caspase-1蛋白相对表达量以及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β和IL-18质量浓度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45.12、422.82、463.79、2 019.96、33 406.97,均P<0.001);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高糖+低浓度RA组、高糖+中浓度RA组及高糖+高浓度RA组细胞中NLRP3、ASC、Caspase-1蛋白相对表达量以及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β和IL-18质量浓度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高糖组相比,各浓度RA组上述蛋白和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RA浓度的升高,各蛋白和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均降低,各浓度RA组间各蛋白和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RA可抑制高糖诱导的HRMEC增生、迁移、血管形成和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活化。

引用本文: 范姜砾, 关艳玲, 李蓉, 等.  迷迭香酸对高糖诱导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形成及NLRP3炎症小体通路活化的抑制作用 [J]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1, 39(11) : 940-948.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191203-00520.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眼部并发症,也是工作年龄人群主要的致盲眼病[1]。DR的发生机制与多种因素有关,表现为视网膜细胞生物化学和代谢异常。大量研究表明,氧化应激、炎症、新生血管形成是引发糖尿病视网膜并发症的关键机制[2]。炎症被认为是DR发生和发展的调节器,其中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s 3,NLRP3)炎症小体是一种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细胞质内模式识别受体[3]。NLRP3炎症小体由NLRP3、含胱天蛋白酶招募结构域的凋亡相关颗粒样蛋白(apoptosis-associated speck like protein,ASC)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1(cysteinyl aspartate-specific protease-1,Caspase-1)组成;高糖等危险因素可激活NLRP3炎症小体及其下游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18,从而引起炎症反应[4]。有研究发现,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在病理性新生血管生成中起重要作用,其可能成为治疗DR,尤其是增生性DR(proliferative DR,PDR)的新靶点[5]。迷迭香酸(rosmarinic acid,RA)是一种天然的水溶性酚酸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氧化等生物学活性,其在多种炎症性疾病中展现出治疗潜能[6]。然而RA对DR的作用及其机制尚未明确。因此,本研究拟观察不同质量浓度RA对高糖条件下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迁移及管腔形成的作用以及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的表达变化。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