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术中光相干断层扫描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评估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2,40(1) : 35-40.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190715-00309
摘要
目的

评估术中光相干断层扫描(iOCT)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采用病例系列观察研究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杭州院区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且行iOCT检查的患者316例316眼。记录iOCT扫描时间和结果、与术者显微镜下观察判断的一致性及其对手术治疗策略的影响,并观察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结果

316眼中有271眼成功完成iOCT检测,占85.8%,平均扫描时间为(3.54±2.30)min;在271眼扫描成功患眼中,特发性黄斑裂孔51眼,黄斑前膜95眼,致密玻璃体积血50眼,黄斑板层裂孔30眼,玻璃体黄斑牵拉综合征12眼,高度近视黄斑病变33眼;iOCT检查结果与术者手术显微镜下观察判断不一致的有45眼,占16.6%,其中有27眼术中改变手术策略,占10.0%。特发性黄斑裂孔患眼iOCT检查结果显示,2眼内界膜剥除后内层视网膜桥状连接,改为空气填充玻璃体腔;15眼内界膜剥除后出现裂孔边缘纤细的条状高反射,称为Hole-door现象,占32.6%;裂孔直径>400 μm的黄斑裂孔中出现Hole-door现象患眼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和外界膜连续性均优于未出现Hole-door现象患眼。黄斑前膜患眼iOCT检查结果显示,8眼黄斑前膜残留,占8.4%,其中3眼增加黄斑前膜剥除操作,56眼出现黄斑前膜剥除后继发改变,占58.9%。致密玻璃体出血患眼iOCT检查结果显示,17眼黄斑结构正常,占34.0%,33眼黄斑结构异常,占66.0%;14眼iOCT检查黄斑结构与术中显微镜下判断结果不一致,占28.0%,其中11眼增加了黄斑前膜剥除操作。

结论

iOCT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应用可指导术中选择更合理的手术方式,预测术后恢复情况,提高术后疗效。

引用本文: 陶继伟, 陈焕, 沈丽君, 等.  术中光相干断层扫描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评估 [J]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2, 40(1) : 35-40.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190715-00309.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光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是眼科疾病重要的辅助检查措施,不仅利于疾病诊断、疗效监测,也有助于综合角膜、视神经以及视网膜等眼部情况的临床治疗决策[1]。术中光相干断层扫描(intraoperative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iOCT)是将传统OCT搭载平台进行改进,以满足仰卧位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患者术中实时OCT检查的一种新型OCT应用技术[2,3]。术者利用iOCT技术可实时、直观地了解术中黄斑区视网膜形态改变,及时选择更合适的手术方式。大量研究显示,iOCT在黄斑裂孔[4,5,6,7,8,9,10]、黄斑前膜[11,12,13,14]、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15]、玻璃体黄斑牵拉综合征[16]、急性眼内炎[17]等多种眼底疾病手术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本研究团队之前的研究亦证明了iOCT的价值[2]。目前国内关于iOCT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的应用缺乏大样本、长时间、系统的研究。因此,本研究拟对iOCT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估。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