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激光视网膜光凝与抗VEGF疗法治疗I型ROP后远期黄斑区形态比较及其对视力预后的影响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2,40(1) : 47-53.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210913-00508
摘要
目的

评估和比较激光视网膜光凝与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玻璃体腔注射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后患眼远期黄斑中心凹微血管形态特征、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FT)变化,探讨影响视力预后的因素。

方法

采用队列研究方法,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集出生后因1型ROP曾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4~6岁ROP患儿40例40眼并行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屈光状态检查。按照患儿曾接受的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激光视网膜光凝组和抗VEGF组,前者曾于出生后接受单次激光视网膜光凝疗法,后者曾接受单次抗VEGF药物(康柏西普或雷珠单抗0.25 mg/0.025 ml)玻璃体腔注射,并纳入年龄匹配的足月健康儿童20例20眼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OCTA测定治疗后4~6年患眼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面积、表层及深层视网膜血管密度(VD)和CFT变化,探讨出生孕周、出生体重、黄斑中心凹微血管形态特征、CFT对BCVA预后有无影响。

结果

激光视网膜光凝组、抗VEGF组和健康对照组间FAZ面积、表层视网膜VD和深层视网膜VD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321、8.436、5.497,均P<0.05),激光视网膜光凝组和抗VEGF组FAZ面积小于健康对照组,表层视网膜VD值和深层视网膜VD均大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光视网膜光凝组CFT值为(267.6±11.8)μm,大于抗VEGF组的(259.5±12.9)μm和健康对照组的(242.4±12.3)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抗VEGF组CFT值大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黄斑中心凹表层视网膜VD值与FAZ面积间呈强负相关(r=-0.713,P<0.05),黄斑中心凹深层视网膜VD与FAZ面积间呈中等强度负相关(r=-0.565,P<0.05);出生孕周与FAZ面积间呈中等强度正相关(r=0.485,P<0.05)。出生孕周、FAZ、黄斑中心凹表层视网膜VD、黄斑中心凹深层视网膜VD、CFT与BCVA之间存在相关性(均P<0.05),出生孕周和FAZ对BCVA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R2=0.615,均P<0.05)。

结论

激光视网膜光凝和抗VEGF药物玻璃体腔注射治疗1型ROP后4~6年黄斑中心凹微血管形态表现相近,患眼BCVA预后接近,抗VEGF药物治疗后患眼CFT优于激光视网膜光凝。出生孕周和FAZ是1型ROP患儿治疗后视力的影响因素。

引用本文: 郭丽莉, 程湧, 邓洵, 等.  激光视网膜光凝与抗VEGF疗法治疗I型ROP后远期黄斑区形态比较及其对视力预后的影响 [J]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2, 40(1) : 47-53.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210913-00508.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是由于早产儿或低体重儿血管发育不成熟导致的视网膜血管异常增生性疾病[1],主要表现为视网膜血管纤维化增生、扩张、迂曲及收缩,进而视网膜出现新生血管、出血、渗出甚至视网膜脱离等。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快速进步,早产儿成活率明显升高,ROP的发生率也明显增加,是新生儿及儿童的主要致盲眼病之一。据报道,在中国有26%~29.2%的极低出生体重儿发生ROP[2,3],因此ROP的早期预防、监测、治疗及严密的术后随访是提高患儿视觉质量及改善患儿视功能预后的关键。虽然近年来ROP治疗方法和策略不断发展,但激光视网膜光凝疗法仍被认为是ROP治疗的金标准[4]。近年来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药物广泛用于眼内新生血管性疾病的治疗并取得良好效果,抗VEGF药物玻璃体腔注射治疗ROP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眼科医生所采用和推荐[5,6,7,8],但是该疗法对术眼结构和功能的长期影响及不同治疗方式的疗效差别尚未得到充分研究。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通过测量连续横断面扫描光相干断层信号幅度改变以探测血管腔中运动的血细胞,能够更准确地提供视网膜脉络膜的血流信息,是监测黄斑中心凹微血管形态特征变化的有用手段[4,9,10],为探索不同治疗方式对ROP患儿黄斑中心凹微血管形态特征的影响提供了检测工具,但目前尚缺乏激光视网膜光凝与抗VEGF药物玻璃体腔注射治疗1型ROP后长期视网膜血管变化和视功能发育情况的随访研究。本研究拟探讨激光视网膜光凝与抗VEGF疗法治疗后5年左右患眼黄斑区微血管形态、屈光状态及其与视力预后的关系。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