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研究
特异性抗镰刀菌感染鸡卵黄抗体的制备及其抗镰刀菌作用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2,40(2) : 110-117.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201126-00796
摘要
目的

制备特异性抗镰刀菌鸡卵黄抗体(IgY)并检测其对温度和pH的耐受性及抗真菌作用。

方法

取22周龄莱杭母鸡18只,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9只。制备灭活镰刀菌丝悬液,将菌丝浓度2×107菌落形成单位(CFU)/ml的菌悬液与弗氏完全佐剂等体积混合充分乳化后,对实验组莱杭母鸡进行免疫,每只鸡注射1 ml,2周后换为弗氏不完全佐剂加强免疫。在免疫后的第5~16周每周收集卵黄,用硫酸铵盐析法制备IgY,将得到的蛋白溶液放入冻干机中制作成冻干粉,4 ℃保存。以质量分数0.9%氯化钠溶液代替菌悬液按照同样方式进行阴性对照组莱杭母鸡的注射,以制备非特异性抗体作为实验中的阴性对照。采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特异性IgY蛋白浓度,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其效价。将1×105 CFU/ml和1×103 CFU/ml镰刀菌悬液与不同浓度IgY及磷酸盐缓冲液(PBS)混合培养4 d后测定吸光度(A)值,用PBS及非特异性IgY与镰刀菌悬液共孵育作为空白对照组及阴性IgY组,绘制抗镰刀菌IgY的抑菌曲线。用pH 7.4的PBS将特异性IgY溶液稀释至0.02 mg/ml,分别在30、40、50、60、70、80和90 ℃水浴中孵育30 min后冷却至室温;此外,用pH值为l、2、3、4、5、6、7、8、9、l0、11和12的PBS将特异性IgY溶液稀释至0.02 mg/ml,4 ℃下放置1 h,均采用间接ELISA法测定抗体活性,评估IgY对不同温度和pH的耐受性。取SPF级8周龄雌性C57BL/6小鼠12只,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PBS对照组和特异性IgY治疗组,每组6只。用镰刀菌感染小鼠右眼角膜,建立小鼠真菌性角膜炎动物模型,建模后1 d,特异性IgY治疗组用200 mg/ml特异性抗镰刀菌IgY点眼,PBS对照组用PBS点眼,于感染后1、3和5 d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小鼠角膜,根据炎症评分表对真菌性角膜炎的严重程度进行评分。

结果

免疫后第5~16周的IgY蛋白质量浓度分别为1.57、2.89、24.98、25.09、23.89、25.78、21.57、21.37、18.98、15.78、14.67和12.67 mg/ml。特异性抗镰刀菌IgY的效价从第5周开始升高,第7周时达到最高效价,为1∶10 000,可维持至免疫后12周,12周后抗体效价逐渐下降。抑菌曲线显示,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IgY组相比,特异性IgY治疗组镰刀菌生长缓慢。抗体效价高于1∶10 000的特异性IgY在60 ℃以下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在pH 4~6具有最高活性,在pH 3~9的免疫活性能够保持在70%以上,随着pH值的进一步降低或升高,其活性迅速降低。镰刀菌感染后1、3和5 d,PBS对照组角膜炎症评分分别为3.50±0.55、7.33±0.82和4.00±0.63,特异性IgY治疗组角膜炎症评分分别为3.33±0.82、4.17±0.75和2.50±0.55。2个组不同时间点炎症评分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组=247.35,P<0.05;F时间=23.19,P<0.05),其中镰刀菌感染后3 d和5 d,与PBS对照组相比,特异性IgY治疗组小鼠真菌性角膜炎炎症评分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用硫酸铵盐析法可成功制备高效价特异性抗镰刀菌IgY,其稳定性高,对温度和酸碱度均有一定的耐受性,可以在小鼠的真菌性角膜炎模型中减轻角膜溃疡的严重程度,降低炎症评分。

引用本文: 林静, 刘星, 彭旭东, 等.  特异性抗镰刀菌感染鸡卵黄抗体的制备及其抗镰刀菌作用 [J]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2, 40(2) : 110-117.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201126-00796.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1  关键词  5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由致病真菌感染引起的严重致盲眼病。植物性外伤是其主要的发病诱因,因此其在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发病率较高。真菌性角膜炎的致病菌属主要包括镰孢菌属、曲霉菌属、念珠菌属和弯孢菌属,以镰刀菌和烟曲霉菌常见。在我国,镰刀菌导致真菌性角膜炎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真菌性角膜炎起病缓慢、病程长,与病毒性或细菌性角膜溃疡相比,真菌性角膜溃疡预后更差。目前在临床中常用的抗真菌药物主要有多烯类(两性霉素B)、唑类(伏立康唑、氟康唑)、棘白菌素类(卡泊芬净、米卡芬净)和环孢素类等。由于抗真菌药物的毒性和不良反应较大,局部渗透性差且刺激性强,限制了其在真菌性角膜炎中的应用,因此亟需寻找毒性低、抗真菌效果好、渗透性强的药物来增加局部作用效果并减轻全身毒性作用。鸡卵黄抗体(yolk immunoglobulin,IgY)是将抗原通过注射的方式免疫禽类后,通过其免疫系统产生并蓄积在卵细胞中的特异性抗体。母鸡产生IgY是为了给后代提供对常见禽病原体有效的体液免疫,直至后代自身免疫系统完全成熟。IgY具有产量高、易获得、价格低廉、毒性低、对温度和pH具有良好的耐受性等特点,已经在疾病诊断和治疗等方面有广泛的研究和应用。研究表明,用细菌、真菌、病毒等病原体作为抗原免疫蛋鸡后,均能使蛋鸡产生针对特定抗原的IgY,产生的特异性IgY能够有效抑制痢疾志贺菌、轮状病毒、白念珠菌、毛癣霉菌等的生长,并在口腔念珠菌感染、皮肤毛癣霉病等多种疾病中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到目前为止,特异性IgY在真菌性角膜炎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本实验拟制备特异性抗镰刀菌的IgY,并检测其抗真菌作用及对温度和pH的耐受性,以期为真菌性角膜炎的药物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