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翼状胬肉结膜移植术中不同缝线方法的疗效比较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2,40(2) : 139-143.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210301-00136
摘要
目的

评估埋线式缝合法应用于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移植术中的效果,并比较其与连续缝合法和间断缝合法的差异。

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纳入2020年5—7月在上海爱尔眼科医院就诊并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移植术的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120例120眼。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埋线法、连续缝合法和间断缝合法3个组,每组40眼。记录手术时长,并于术后第0.5、1、3、7、10、14天和第1、3、6个月进行随访。采用五点法记录术眼疼痛评分;采用荧光素钠染色法评估角膜上皮愈合情况;采用裂隙灯显微镜观察植片脱落、移位或翼状胬肉复发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连续缝合法、间断缝合法和埋线法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4.45±2.78)、(16.28±2.24)和(16.58±2.22)min,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98,P<0.05),其中连续缝合法手术时间明显短于间断缝合法和埋线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7),埋线法与间断缝合法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7)。3个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评分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0.5、1、3、7、10天,埋线法疼痛评分均低于连续缝合法及间断缝合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第7天,3个组角膜上皮未愈合率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术后第10天,3个组角膜上皮均愈合。术后6个月,3个组均未出现植片移位、脱落、坏死及感染、眼球运动障碍等并发症。3个组翼状胬肉复发率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

结论

埋线缝合法可有效减轻翼状胬肉结膜移植术后刺激症状,同时对植片固定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与传统间断缝合法相比,其不增加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手术时间以及患者的经济负担。

引用本文: 陈岩, 王小丽, 聂小方, 等.  翼状胬肉结膜移植术中不同缝线方法的疗效比较 [J]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2, 40(2) : 139-143.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210301-00136.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翼状胬肉是一种临床常见眼表疾病,通常发生于患眼的鼻侧球结膜区,表现为变性的结膜及结膜下组织呈翼状侵入角膜表面,伴有纤维血管组织增生和充血肥厚。此病常进展缓慢,早期仅有轻度异物感和影响美观,晚期引起角膜散光或直接遮挡瞳孔而使视力下降。手术是目前治疗翼状胬肉的主要方法,但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复发率高达88%[1],因此已很少采用。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术式是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移植,多数报道采用植片间断缝合,少数采用锁边连续缝合[2,3,4],术后结膜缝线的线结裸露于眼表,往往引起眼痛、烧灼感、异物感及流泪等刺激症状,明显影响患者术后早期的生活质量[5],并且缝线刺激还可导致患眼角膜上皮缺损区修复延迟,损伤眼表功能,甚至诱使翼状胬肉复发[6,7]。为了克服这一问题,有研究者主张无缝线固定,如采用纤维蛋白胶和创面自体血凝固固定结膜移植物的方法[8,9],但是,这2种方法中移植物的稳定性受到质疑[10,11],且纤维蛋白胶作为异源性物质,具有交叉感染和发生变态反应的风险;另有研究发现,翼状胬肉切除术后的炎症反应与不适症状的程度具有相关性,术后应及时进行抗炎治疗[12];此外,翼状胬肉切除术后配戴绷带式角膜接触镜既能明显减轻患者术后各种眼部刺激症状,又能加快缺损区角膜上皮的修复,但是考虑到患者的经济负担因素,绷带式角膜接触镜在一些地区还无法推广使用[13]。本研究拟采用一种新的改良缝合方法,在连续缝合的基础上将线结埋藏于结膜下,探讨这种埋线缝合法与间断缝合法、连续缝合法在改善翼状胬肉切除术后眼部刺激症状、促进角膜上皮愈合及降低复发率等方面的差异。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