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FS-LASIK与SMILE矫治散光的矢量分析及临床效果比较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2,40(3) : 227-234.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201206-00827
摘要
目的

采用矢量分析法比较角膜地形图引导的飞秒激光辅助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与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微透镜取出术(SMILE)矫治散光的精准性和稳定性。

方法

采用非随机对照研究设计,选取2020年1月—7月在河南省立眼科医院行FS-LASIK或SMILE手术的近视性散光患者120例214眼,按照自愿原则将患者分为FS-LASIK组58例105眼和SMILE组62例109眼。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对术眼进行视力、屈光度、眼压及角膜地形图检查,比较各组散光矢量分析结果,包括目标散光矢量(TIA)、术后3个月手术引起的散光矢量(SIA)、误差幅度(ME)、误差角度绝对值(|AE|)、差异矢量绝对值(|DV|)、矫正指数(CI)和成功指数(IOS)。

结果

术后3个月,FS-LASIK组术眼无散光11眼,占10.5%,顺规性散光23眼,占21.9%,逆规性散光和斜轴散光共71眼,占67.6%;SMILE组无散光35眼,占32.1%,顺规性散光58眼,占53.2%,逆规性散光和斜轴散光共16眼,占14.7%;2个组间术后不同散光轴向眼数占比差异有统计意义(χ2=48.20,P<0.05)。术后3个月SMILE组术眼SIA、|AE|、|DV|、CI和IOS均小于FS-LASIK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FS-LASIK组术眼ME为-0.20(-0.37,0.00)D,散光轻度过矫,SMILE组为0.20(0.00,0.25)D,散光轻度欠矫。FS-LASIK组术后不同时间点M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MILE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等效球镜度(S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内术后不同时间点其余散光矢量分析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FS-LASIK和SMILE对散光均有良好的矫治效果。FS-LASIK术后散光呈轻度过矫状态,而SMILE术后散光呈轻度欠矫状态。SMILE术后轴向误差更小,术后3个月内SE稳定性更好。

引用本文: 王树林, 庞辰久, 王浩, 等.  FS-LASIK与SMILE矫治散光的矢量分析及临床效果比较 [J]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2, 40(3) : 227-234.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201206-00827.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1  关键词  5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103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散光是矢量,既有屈光度的大小又有轴的方向,对散光矫治效果的评价不能仅将屈光结果进行简单的代数加减,需进行标准化的散光矢量分析,报告屈光手术的散光结果需采用国际标准图表进行表达。目前,飞秒激光辅助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emtosecond laser-assisted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FS-LASIK)和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SMILE)对散光均有良好的矫治效果,但两者在散光矫治方面(包括光学中心定位、切削精度、切削模式、切削能量稳定性、切口长度、地形图或像差引导、术后愈合反应等)各有优势和不足,因此究竟哪种手术方式更有利于散光的精准矫治和术后长期效果的稳定,目前仍存在争议。本研究拟采用标准化矢量分析法比较角膜地形图引导的FS-LASIK和SMILE矫治散光的精准性和稳定性,为临床上近视性散光矫治手术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