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研究
跨膜蛋白26在视网膜中的特异表达及其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关系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2,40(4) : 303-309.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200112-00021
摘要
目的

预测跨膜蛋白26(TMEM26)的跨膜结构,观察该蛋白在人和小鼠视网膜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的关系。

方法

将人和小鼠TMEM26的氨基酸序列输入跨膜蛋白结构预测软件(MemBrain)预测该蛋白的跨膜结构;选取SPF级21周龄C57BL/6小鼠5只及遗体捐赠人眼球1个,制作视网膜冰冻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TMEM26在人和小鼠视网膜中的表达及定位;结合TMEM26在视网膜的特异表达情况推测该基因可能的功能及其对眼的影响;在与TMEM26相关眼病的文献中检索该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变异情况。

结果

预测人和小鼠的TMEM26均为8次跨膜蛋白,具有相似的8个疏水性跨膜结构域、4个亲水胞质结构域和5个亲水胞膜外区结构域,2种TMEM26的结构域氨基酸残基数目存在细微差别;且在人和小鼠的视网膜中,TMEM26蛋白均仅在外丛状层(OPL)和内丛状层(IPL)特异表达;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数据提示TMEM26与POAG呈弱相关。

结论

TMEM26为多次跨膜蛋白,主要在视网膜的IPL和OPL表达,该基因与POAG呈弱相关。

引用本文: 尹燚, 冒瑶, 杨正林, 等.  跨膜蛋白26在视网膜中的特异表达及其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关系 [J]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2, 40(4) : 303-309.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200112-00021.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膜蛋白是一种功能性蛋白,在生物体内承担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参与细胞增生分化、生长代谢、物质交换和能量转化等生物过程[1]。根据蛋白在膜上分离的难易程度,可将膜蛋白分为膜整合蛋白、膜锚定蛋白和外在膜蛋白。跨膜蛋白是膜整合蛋白的一种,在生物体内起着信号转导、小分子物质或离子跨膜转运等作用[2],其至少存在一段跨膜结构,因此将跨膜蛋白结构分为跨膜区、胞膜外区和胞质区,其结构对蛋白的功能具有重要作用。跨膜蛋白26基因(transmembrane protein 26 gene,TMEM26)是含有6个外显子的编码跨膜蛋白的基因,在人和小鼠中均有表达,且均位于10号染色体上,该基因编码一段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1 600的多次跨膜蛋白[3]。目前,已证明Tmem26在小鼠的胚胎中表达,且受时间和空间的调控[3];该基因在乳腺癌细胞中表达,其蛋白结构对细胞药物治疗应答存在影响[4];该基因也在气道上皮和肺实质细胞中表达,是与肺功能下降、慢性阻塞性肺病发病机制相关的候选基因[5];TMEM26也被鉴定为一种米色脂肪细胞的表面标志物[6,7]。虽然TMEM26已被报道在以上组织或细胞内表达,但其具体功能,尤其在眼中的作用及功能尚不清楚。青光眼是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主要包括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POAG)和剥脱性青光眼等常见类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RGC)损失是青光眼的致病关键[8,9];内丛状层(inner plexiform layer,IPL)由RGC树突、双极细胞轴突和无长突细胞形成的纤维网状层组成,其厚度是评估POAG的潜在生物标志[10]。本研究拟探讨TMEM26在视网膜中的表达情况,并根据本课题组已报道的数据探讨TMEM26基因变异与POAG的关联情况。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