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述评
晶状体类器官培养技术的发展与挑战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2,40(5) : 385-388.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220114-00015
摘要

类器官培养技术是目前干细胞领域的研究热点,即在体外培养与体内器官高度相似的,具有立体结构与生理功能的器官样细胞群。目前,利用人源性多能干细胞培养人晶状体类器官,即晶状体小体的构建已经实现并在不断地演进,双凸透明、具备天然晶状体所有组分以及屈光性能的晶状体类器官作为一种可靠的人晶状体体外模型,在研究晶状体发育机制上优势显著,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和先天性白内障的体外疾病模型,更为白内障的病理机制研究、潜在药物筛选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性与可靠性,在白内障基础研究乃至于临床转化上具有广阔的前景。

引用本文: 傅秋黎, 姚克. 晶状体类器官培养技术的发展与挑战 [J]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2, 40(5) : 385-388.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220114-00015.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3  关键词  5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56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白内障是由老化、遗传、外伤等各种原因引起的晶状体蛋白变性聚集、晶状体混浊而导致视力障碍的眼科疾病,也是全球首要的致盲眼病。目前,利用人类晶状体上皮细胞(lens epithelial cells,LECs)构建的二维模型是研究白内障最常用的体外模型。近年来随着干细胞技术和再生医学的突飞猛进,利用干细胞培养类器官进而构建疾病模型已成为兼具科研价值与临床前景的研究热点,在2021年类器官更是被列为"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类器官是在体外培养构建的与人体组织器官具有一致的宏观及微观三维结构,甚至具备相应生理功能的简化版器官,其可以模拟体内真实器官的结构与功能,为精准医疗提供了全新的研究方法与治疗手段。类器官的培养一般来源于组织中的成体干细胞,或是具有广泛分化潜能的多能干细胞(pluripotent stem cells,PSCs),PSCs又包括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s)和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s)。这些具备自我更新和定向分化能力的细胞可以在特定的培养条件下自我生长并组装成具有精密排列规律和空间结构的类器官。长期以来,研究者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已通过不同细胞来源和培养方法成功于体外构建出多种再生晶状体,也称为晶状体小体(lentoid bodies,LBs)。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