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研究
伏立诺他羟丙基-β-环糊精滴眼液对小鼠碱烧伤角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2,40(7) : 609-616.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200807-00566
摘要
目的

制备伏立诺他(SAHA)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SAHA-CD)滴眼液,观察其对小鼠碱烧伤角膜新生血管(CNV)的抑制作用。

方法

使用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的方法制备SAHA质量分数分别为0.1%、0.2%和0.4%的SAHA-CD滴眼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滴眼液中SAHA含量。取SPF级昆明小鼠75只,建立右眼角膜碱烧伤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小鼠分为5个组,每组15只,其中0.1% SAHA-CD组、0.2%SAHA-CD组、0.4%SAHA-CD组和地塞米松组,造模后即刻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点眼,模型对照组即刻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点眼,每日4次,每次5 μl,连续6 d。荧光素钠染色观察角膜上皮愈合情况并采用EyeStudio软件计算角膜上皮缺损面积。制作角膜铺片并采用ImageJ软件计算CNV的长度和面积。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角膜组织病理特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角膜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质量浓度。

结果

制备的质量分数为0.1%、0.2%和0.4%的SAHA-CD滴眼液中SAHA含量分别为标示量的97.62%、98.33%和98.14%。造模后,各组模型眼角膜水肿、混浊。给药第6天,各组CNV长度和面积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655、8.802,均P<0.01),其中0.2%SAHA-CD组、0.4%SAHA-CD组和地塞米松组CNV面积显著小于模型对照组,0.1%SAHA-CD组、0.2%SAHA-CD组和地塞米松组CNV长度显著小于模型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给药第3天和第6天,各组角膜中VEGF、bFGF和MMP-9蛋白相对表达量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第3天:F=6.345、7.149、18.650,均P<0.01;第6天:F=6.749、5.105、5.023,均P<0.01),其中0.2%SAHA-CD组角膜中VEGF、bFGF和MMP-9蛋白表达量均低于0.1%SAHA-CD组、0.4%SAHA-CD组和模型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SAHA-CD滴眼液可抑制小鼠碱烧伤后CNV的形成和发展。

引用本文: 杨晶晶, 梁珍, 卢萍, 等.  伏立诺他羟丙基-β-环糊精滴眼液对小鼠碱烧伤角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 [J]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2, 40(7) : 609-616.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200807-00566.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3  关键词  5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444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角膜需处于透明状态以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但在感染、外伤、免疫反应等病理情况下,血管会从角膜缘处向角膜中央生长,形成角膜新生血管(corne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破坏角膜正常微环境,导致角膜透明性下降和眼前节相关免疫赦免消失。CNV引起的视力下降和移植排斥反应成为目前角膜疾病治疗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因此,研究治疗CNV的药物对提高CNV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伏立诺他(vorinostat,SAHA)是一种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通过诱导细胞分化、凋亡和阻断细胞周期发挥作用,并于2006年10月6日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经2个全身治疗方案后仍进展、耐药或复发的具有明显皮肤侵犯的T细胞淋巴瘤。近年来,研究发现SAHA对CNV具有抑制作用。然而SAHA的水溶解度较低,生物利用度低,严重影响其眼局部治疗CNV的效果。本研究选用羟丙基-β-环糊精作为包合载体,增加SAHA在水中的溶解度,将其制备成不同药物浓度的伏立诺他羟丙基-β-环糊精(SAHA-hydroxypropyl-β-cyclodextrin,SAHA-CD)滴眼液,并研究其对小鼠角膜碱烧伤CNV的抑制作用,以期提高其对CNV的抑制作用。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