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糖尿病虹膜病变的荧光素虹膜血管造影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特征分析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2,40(9) : 847-851.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210218-00115
摘要
目的

探讨糖尿病虹膜病变在荧光素虹膜血管造影(IFA)联合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影像中的特征。

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纳入2013年5月至2020年5月在河南省立眼科医院接受IFA联合FFA检查的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合并糖尿病虹膜病变(DI)患者44例65眼,包括非增生性糖尿病虹膜病变(NPDI)组和虹膜红变组。所有患者均行视力、眼压、裂隙灯显微镜、IFA联合FFA检查。应用IFA检查观察2个组虹膜影像特征和前房内荧光素消退时间,应用FFA检查观察2个组视网膜影像特征和视盘新生血管发生率。为避免患者对侧眼IFA检查时间存在统计误差,仅对双眼患者的单眼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

IFA影像显示30例50眼为NPDI,14例15眼为虹膜红变。NPDI组前房内荧光素消退时间为(3.37±0.11)min,明显短于虹膜红变组的(6.02±0.2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41,P<0.001)。NPDI组和虹膜红变组FFA检查均见视网膜新生血管性强荧光。NPDI组视盘新生血管发生率为20%(6/30),明显低于虹膜红变组的50%(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

结论

糖尿病虹膜红变可以通过IFA动态的影像特征和前房内荧光素消退时间来确诊,PDR合并视盘新生血管需IFA联合FFA检查来评估。

引用本文: 李士清, 王志立, 陈晓, 等.  糖尿病虹膜病变的荧光素虹膜血管造影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特征分析 [J]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2, 40(9) : 847-851.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210218-00115.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1  关键词  5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335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糖尿病虹膜病变(diabetic iridopathy,DI)是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诱导的虹膜并发症,与糖尿病病程长或视盘新生血管等密切相关。DI可分为非增生性DI(non-proliferative DI,NPDI)和增生性DI(proliferative DI,PDI),PDI又分为虹膜红变和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cular glaucoma,NVG),其中虹膜红变是NVG的早期病变。由于虹膜红变在黄种人棕色虹膜背景下不易被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发现,从而导致患者病情向NVG进展,甚至因治疗不及时而致盲。研究表明荧光素虹膜血管造影(iri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IFA)检查可通过虹膜血管荧光素渗漏特征来诊断DI,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luorescein fundus angiography,FFA)检查可通过视网膜血管渗漏特征或无灌注区来评估DR,IFA联合FFA检查有助于综合评估PDR合并DI的病情。目前国内鲜见虹膜红变患者IFA影像特征的研究报道。本研究拟对DI的IFA联合FFA影像表现进行分析,为临床上糖尿病虹膜红变的及时诊疗提供影像学依据。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