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中国白内障-小角膜综合征一家系突变基因及表型分析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2,40(10) : 955-959.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200224-00099
摘要
目的

分析白内障-小角膜综合征(CCMC)一家系的临床特征和分子遗传学特点。

方法

采用家系调查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7月于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确诊的汉族CCMC一家系。详细询问病史,对家系中部分成员进行眼部检查,包括视力、眼压、裂隙灯显微镜、彩色眼底照相、眼部B型超声、角膜直径、眼前节光相干断层扫描、超声生物显微镜、角膜内皮镜及角膜地形图检查等。采集部分患者及家系成员外周血,提取DNA。对先证者DNA进行靶向高通量测序,所用芯片包含188个与晶状体异常相关的已知致病基因,在家系其他成员中应用Sanger测序对可疑位点进行检测,验证突变是否与临床表型共分离,明确该家系致病基因。采用蛋白功能预测软件REVEL对发现的变异位点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评估该变异的致病性;采用InterPro分析蛋白保守结构域;采用ProtParam工具分析突变蛋白物理化学性质;采用PolyPhen-2在线软件预测突变蛋白的有害性;通过NCBI网站对致病基因的突变位点进行同源性分析,比较其在不同物种中的保守性。

结果

该家系共4代39人,其中患者11例,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临床表现为先天性白内障合并小角膜,其他眼部检查及全身系统性检查结果未见明显异常。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先证者存在CRYAA基因杂合变异c.61C>T,导致第21位氨基酸由精氨酸变异为色氨酸(p.Arg21Trp),Sanger测序验证结果证实该杂合变异与疾病共分离。ProtParam分析显示该位点变异后蛋白产物阳离子基团总数减少,且亲水性及稳定性下降;PolyPhen-2在线软件预测为有害变异;同源性分析显示该变异位点对应的氨基酸序列在多物种中高度保守。

结论

CRYAA基因c.61C>T p.Arg21Trp可能是导致该家系发病的原因,为国内首次报道。

引用本文: 张达人, 卢岚, 曾杰, 等.  中国白内障-小角膜综合征一家系突变基因及表型分析 [J]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2, 40(10) : 955-959. DOI: 10.3760/cma.j.cn115989-20200224-00099.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先天性白内障占儿童致盲眼病的10%~38%,其中至少30%由遗传因素引起[1,2]。遗传性白内障常见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且具有遗传异质性[3]。先天性白内障-小角膜综合征(congenital cataract-microcornea syndrome,CCMC)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先天性白内障的12%~18%[4]。CCMC特征是先天性白内障合并小角膜,而不伴有其他全身疾病或发育异常,其原因可能与晶状体发育不良的继发性损伤或某些生长或转录因子突变相关[5]。迄今为止,已报道100多个基因与先天性白内障有关[5],其中至少有8个基因同时与角膜发育异常相关,包括编码晶状体蛋白的基因晶状体蛋白α-A(CRYAA,MIM 123580)、晶状体蛋白β-A4(CRYBA4,MIM 123631)、晶状体蛋白β-B1(CRYBB1,MIM 600929)、晶状体蛋白β-B2(CRYBB2,MIM 123620)、晶状体蛋白γ-C(CRYGC,MIM 123680)、晶状体蛋白γ-D(CRYGD,MIM 123690)及α8连接蛋白(GJA8,MIM 600897)、v-maf禽肌腱膜纤维肉瘤癌基因同源物(MAF)[4,6,7,8,9,10,11,12,13,14]等。本研究对1个4代常染色体显性遗传CCMC家系的临床表型及分子遗传学特点进行分析,确定该家系的致病基因。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