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质量评价
"以器官为中心"循环系统整合课程的教学改革及学生满意度调查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9,18(12) : 1258-1263. DOI: 10.3760/cma.j.issn.2095-1485.2019.12.017
摘要
目的

探讨"以器官为中心"整合教学模式下学生对《循环系统疾病》教学的满意度,揭示潜在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法。

方法

以重庆医科大学2016级临床医学二系及儿科系全体学生为调查对象,就"以器官为中心"循环系统整合课程的教学展开学生满意度调查。调查采用统一自制调查表,共设定18个学习满意度相关问题,由问卷星软件分发及收集调查表。采用R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及词频分析。

结果

调查显示,学生对"以器官为中心"循环系统整合课程的教学满意度欠佳。词频分析显示,学生问题反映的焦点在于课时少、内容多、教师授课太快、整合体现不足。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进一步表明学生的满意度与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课后是否主动复习相关(P<0.05)。

结论

教研室应充分总结"以器官为中心"整合教学模式下《循环系统疾病》课程的教学经验与不足,努力做到课堂讲解清晰,整合基础及临床知识,鼓励学生及时复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满意度和教学质量。

引用本文: 凌智瑜, 陈芸霖, 甘春霞, 等.  "以器官为中心"循环系统整合课程的教学改革及学生满意度调查 [J] .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9,18 (12): 1258-1263. DOI: 10.3760/cma.j.issn.2095-1485.2019.12.017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为实现培养复合型、高素质医学人才的目标,以学科为基础的传统医学教育正向多学科交互的整合医学教育发展。1952年美国西奈大学于率先提出"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模式。这一整合课程模式按"分子-细胞-器官-系统",重构课程体系,打破了传统临床与基础分段教学割裂的局面,促进了临床与基础融合与渗透,并于1993年被爱丁堡世界医学教育最高会议推荐为医学教育模式之一[1,2,3]。紧跟国际医学教育改革步伐,重庆医科大学开展了"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第二临床学院循环系统教研室反思当前心血管教育模式,融入学校"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教改大背景,结合心血管系统特点,进行了循环系统课程整合,并对初期整合效果进行调研,总结如下。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