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超声影像学
经瘘管超声造影在复杂性肛瘘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18,15(7) : 511-515. 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18.07.008
摘要
目的

探讨经瘘管超声造影在复杂性肛瘘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4例经手术证实的复杂性肛瘘患者,术前经体表常规超声检查,并采用血池造影剂行瘘管超声造影,观察瘘管的内、外口,主管及支管的走行、数量,是否存在脓腔。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常规经体表超声检查及常规超声联合瘘管超声造影2种方法的诊断准确率。

结果

常规经体表超声联合经瘘管超声造影对内口、支管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3.3%,86.7%,均显著高于常规超声(分别为33.3%、4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343、7.033,P均<0.01),对主管、脓腔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100.0%、100.0%,均高于常规超声(分别为87.5%、62.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

经瘘管超声造影为复杂性肛瘘提供丰富的诊断依据,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有助于手术方案的制定;其最大优势在于显著提高对复杂性肛瘘内口及支管的诊断能力,对提高主管及脓腔的显示率也有一定作用。

引用本文: 吴盛正, 吕发勤, 闻巍, 等.  经瘘管超声造影在复杂性肛瘘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J/OL] .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18, 15(7) : 511-515. 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18.07.008.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申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辑委员会的观点。

本刊为电子杂志,以光盘形式出版。本册应读者需求按需印刷,随光盘免费赠阅,光盘如有质量问题,请向编辑部调换

复杂性肛瘘治疗难度较大、复发率较高[1],是肛肠外科的难治病,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手术清除瘘管及内口是最有效的根治手段[2],为了提高治愈率、减少复发率,术前需明确复杂性肛瘘的详细病变信息,包括内口、外口、瘘管的走行,并查找支管及脓腔。目前,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经肛管腔内超声及其与三维超声技术、超声造影技术的联合应用在肛瘘的诊断中准确率较高[3,4,5,6]。然而,MRI价格相对昂贵,体内金属植入或幽闭症等患者无法检查[7];部分复杂性肛瘘,由于反复复发或多次手术,造成肛周组织结构破坏,瘘管走行无规律;一部分患者因肛裂、脓肿等原因造成疼痛不适而不能耐受腔内超声检查;一部分瘘管走行远离肛管直肠,腔内超声对远场病变显示不满意。因此,有部分复杂性肛瘘患者仍需采用经体表超声检查。在采用超声造影时,既往多使用过氧化氢溶液作为造影剂,但患者容易出现剧痛等不适[8]。因此,为了提高复杂性肛瘘术前诊断的准确性,同时减少患者检查时的不适,本研究采用无明显副作用的血池造影剂,将其注入瘘管并进行经体表超声造影检查,探讨其在复杂性肛瘘术前诊断中的价值。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