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超声影像学
子宫肌瘤射频消融术后短期疗效评估的超声影响因素分析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19,16(4) : 275-280. 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19.04.008
摘要
目的

分析子宫肌瘤射频消融(RFA)术后超声指标和特征,探讨影响RFA术后短期疗效评估结果的超声相关因素。

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3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临床医学院接受子宫肌瘤RFA治疗的患者71例,依据术后3个月的临床症状、瘤体直径减小率及超声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疗效优组46例,疗效良组25例。所有患者均于RFA前行常规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超声弹性成像及超声造影检查。对肌瘤位置、数目、大小、边界、内部回声、CDFI血流、造影模式及造影剂分布特征等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影响子宫肌瘤RFA短期疗效评估结果的术前超声特征。

结果

疗效优组与疗效良组比较,肌瘤回声强度、有无粗大供养血管、肌瘤CDFI血流分级、病灶弹性指数(E1)与周围肌层弹性指数(E2)比值(E1/E2)、超声造影增强模式、造影剂分布特征6项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87、4.70、12.81、8.23、10.99、3.92,P均<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高回声肌瘤(OR=8.93,95%CI:1.79~58.89,P=0.012)、CDFI血流分级Ⅱ~Ⅲ级(OR=9.89,95%CI:2.39~53.39,P=0.003)、E1/E2>1(OR=11.66,95%CI:2.73~70.50,P=0.002)、超声造影剂分布不均匀(OR=5.84,95%CI:1.45~30.29,P=0.020)是预测子宫肌瘤RFA术后疗效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术前超声检查可为子宫肌瘤RFA术前评估疗效及判断预后提供参考依据,对于存在术后疗效预测结果为良的危险因素的子宫肌瘤患者应合理优化RFA术前及术中治疗方案,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引用本文: 苗阔, 董晓秋, 邵小慧, 等.  子宫肌瘤射频消融术后短期疗效评估的超声影响因素分析 [J/OL] .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19, 16(4) : 275-280. 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19.04.008.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申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辑委员会的观点。

本刊为电子杂志,以光盘形式出版。本册应读者需求按需印刷,随光盘免费赠阅,光盘如有质量问题,请向编辑部调换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有研究统计,30岁以上女性约20%有子宫肌瘤[1]。目前,子宫肌瘤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观察等待、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而近年来兴起的超声引导下经阴道子宫肌瘤射频消融(radio frequency ablation,RFA),因具有微创、安全、保全子宫及维护正常生理功能、疗效肯定等优势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青睐[2],但其疗效与术前超声表现是否有相关性尚未见报道。本文旨在探讨影响子宫肌瘤RFA疗效评估结果的相关因素,尤其是影响子宫肌瘤RFA疗效评估结果的术前超声特征。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