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表器官超声影像学
非哺乳期乳腺炎超声和MRI表现特征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19,16(12) : 943-948. 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19.12.011
摘要
目的

总结非哺乳期乳腺炎中常见的浆细胞性乳腺炎(PCM)及肉芽肿性乳腺炎(GM)的超声和MRI表现特征。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7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收治的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75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共75个病灶。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超声、MRI检查。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类型非哺乳期乳腺炎超声、MRI表现特征。

结果

本组75个病灶,17个为PCM,20个为GM,38个为其他类型乳腺炎,包括化脓性炎、小管炎及结核等。不同类型非哺乳期乳腺炎超声表现的形态、回声水平、血供程度、血供模式及向脂肪组织蔓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747,P=0.021;χ2=10.923,P=0.027;χ2=29.609,P<0.001;χ2=10.806,P=0.029;χ2=7.939,P=0.019)。其中PCM病灶血供多丰富,且以边缘型为主,同时更易向脂肪组织蔓延;GM病灶血供则以混合型为主。不同类型非哺乳期乳腺炎病灶位置及其边缘光整差异,以及超声探及的腋窝淋巴结显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类型非哺乳期乳腺炎MRI表现的腺体致密、强化方式、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腋窝淋巴结显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724,P=0.035;χ2=15.576,P=0.016;χ2=12.457,P=0.014;χ2=6.394,P=0.041)。PCM病灶多为肿块样强化;GM则以非肿块样强化及环形强化者较多,强化后腋窝淋巴结显示者较多。不同类型非哺乳期乳腺炎病灶平扫信号、位置、形态、边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本组75个病灶,超声诊断准确率为52.0%(39/75),误诊率为48.0%(36/75);MRI诊断准确率为26.7%(20/75),误诊率为73.3%(55/75);超声联合MRI诊断准确率为57.3%(43/75),误诊率为42.7%(32/75)。

结论

不同类型非哺乳期乳腺炎的影像学表现不尽相同,不同检查方法联合有助于诊断。

引用本文: 贾晓红, 詹维伟, 周建桥, 等.  非哺乳期乳腺炎超声和MRI表现特征 [J/CD] .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9,16 (12): 943-948. 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19.12.011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申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辑委员会的观点。

本刊为电子杂志,以光盘形式出版。本册应读者需求按需印刷,随光盘免费赠阅,光盘如有质量问题,请向编辑部调换

乳腺炎症性疾病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以患者是否处于哺乳期可分为哺乳期及非哺乳期乳腺炎。哺乳期乳腺炎以炎症症状就诊者多见。非哺乳期乳腺炎以肿块或影像学检查异常就诊者多见,在病变组织中找不到病原菌,例如临床常见的浆细胞性乳腺炎(plasma cell mastitis,PCM)和肉芽肿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mastitis,GM),其部分临床及影像学表现与恶性肿瘤较难鉴别[1,2],与其他炎症(结核、Wegener肉芽肿等)也难以鉴别而易导致误诊[2,3]。而乳腺炎的首选治疗方式并非手术切除,手术治疗复发率高,部分可达50%,或可导致窦道、脓肿等并发症形成[3]。因此术前明确病灶为炎症而非可疑恶性病变,有助于针对患者采取更为合适的治疗方式,提高患者的治愈率。PCM和GM作为临床最常见的非哺乳期乳腺炎,两者的影像学表现与其他类型乳腺炎不同。本研究旨在探讨PCM和GM的超声与MRI表现特征,以提高其诊断准确率。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